本期导读:
★作协动态
“喜迎十九大,讴歌新蔡甸”征文颁奖暨学习十九大精神大会如期举行
★行色匆匆:
上海印象(组诗)…杨林利
银杏黄…谢少红
国学经典,浸润人生…何正兵
★诗歌看台:
又见芦花白(外一首)…谭卫华
荷塘,或江湖…黄一叶
又恋你的模样…青砖傲兰
荷塘,又见荷塘(外一首)…邓刚
冬日荷塘…胡熙文
荷塘的秋…若比邻
寂莲…李雪非
山塘…杨林利
冬季的荷塘…张奇志
初冬的荷塘…谢少红
芦花,农民…陈志波
荷塘四季…袁幼明
★散文视野:
不是所有的开花都会蜂飞蝶舞…周进平
留得残荷听雨声…何江华
★词风新韵
冬荷…羋米
渔歌子(二首)…何正兵
1作协动态
“喜迎十九大,讴歌新蔡甸”征文颁奖暨学习十九大精神大会如期举行
历时3个多月的“喜迎十九大,讴歌新蔡甸”文学创作征文大赛圆满结束。11月6日上午9时,由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作家协会主办的“蔡甸区‘喜迎十九大,讴歌新蔡甸’征文颁奖暨学习十九大精神大会”在区教育局六楼如期举行,来自全区的文学爱好者,获奖学生及部分街乡教育部门领导、学生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盛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会上,区教育局局长李三华,区文体局局长蔡永,副局长陈进军,区文联主席高池,区作协主席张慧兰及局机关相关领导分别为一等奖8篇(首),二等奖12篇(首),三等奖18篇(首),新秀奖10名,组织奖4个的个人和单位颁发奖证及奖品。
区作协主席张慧兰作了题为《文学里有什么》的讲话。会议主持人区作协副主席高士林作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报告。
2行色匆匆
上海印象(组诗)
文/杨林利
题记:10月29日,赴上海交大参加为期一周的组工干部创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白天紧张学习,晚上自由活动,加强党性修养,感受都市繁华。
淮海中路骑行
傍晚时分
在上海骑行
寒风中
品读别样深秋
没有触筹交措的喧嚣
没有川流车辆的拥堵
听不到机器轰鸣
看不出街道打围
金发碧眼黑脸
随处可见
交警协警联防
街巷坚守
精品小店特色小吃
和地铁站口
缀满黄金寸土
车流静静穿行
鳞次栉比的高楼
清冷街头
枝叶瑟缩发抖
将一幅国际大都市
深秋夜景图
无声绘就
外滩夜景
从汉江长江逶迤来到黄浦江
从蔡甸武汉笔直来到大上海
在外滩
我们不期遇上
洗尽满身疲惫
褪去一路风尘
霓虹灯见证
那种惊喜
相顾无言
彼此豪情万丈
江上
船来船往
笛声耳畔回旋
江滩
人来人往
笑声身边回响
璀璨迷人的夜色里
你婀娜身姿
配上霓裳
灯光舞会中
翩翩起舞
彰显前卫时尚
外国建筑博览群
东方明珠塔
一大批地标建筑
相继倾倒折服
过往行人
无不惊为观止
争相与你合影
将瞬间定格珍藏
漂亮天际线
不断刷新
你也不断超越
吸引众人眼球
从你身上
读到自信与自强
看到未来与希望
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沿着习总书记两天前足迹
来到一大会址
回首那风雨如磐的年代
这个“产床”作为精神家园
引领着中国共产党
一步步走向成功
面对十三个代表浮雕
牢记誓词,不忘初心
观看《追梦》短片和实物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真情
发自肺腑
铮铮誓言和铁骨
深情
源于敬仰
默默哀悼和鞠躬
群英汇聚,大浪淘沙
时世造英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看我主沉浮
牢记使命,走向复兴
气势贯长虹
心灵洗礼
焕发新的生机
从起点出发
铭记来时的路
带领群众,共同
走向复兴、走向繁荣
交大组工干部培训
上海学习为创新
课堂现场相呼应
广采山石来攻玉
精髓顿悟更践行
银杏黄
一一山东曲阜研修有感
文/谢少红
立冬的深秋
双瓣的银杏竞相飞舞
告别成熟的惬意
炫耀冬的收藏
古老的毛白杨
清翠欲滴
粗犷而率直
绿荫下的孔府
儒雅深厚
擦亮宁静的曲阜
湛蓝的天空
任凭贤风礼赞
一群人,风雨兼程
千里共赴约
捧着金黄
执着地镶嵌初心
静静的,只听见
脚步声声
国学经典,浸润人生
文/何正兵
题记:年11月6日至10日,本人有幸参加武汉市国学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的关于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报告,感触颇深,特创作两首诗歌,与各位文友交流。
其一
国学精华似暖阳,染熏万姓体生香。
诵读吟唱喉舌动,滋养灵魂济世长。
其二
甲骨文曾是我们的鳞甲
玉帛曾是我们的外套
用竹简做肋骨
用青铜铭文做脊梁
体内贮存
诗经风雅颂的喜怒哀乐
屈子行吟侧畔的离骚天问
诸子百家的繁盛争鸣
楚辞汉赋的磅礴气势
唐诗宋词的清丽高原
明清小说的悲欢离合
二十四史波澜壮阔
春秋战国刀光剑影
焚书坑儒呐喊犹在
南北朝五代十国分离之痛
文景康乾盛唐气象
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屈辱之相
科学民主两只手举起
白话文登台打倒孔家店
撕碎金箔神州呻吟惆怅
风雨如晦潮来潮涌
砂砾难掩璞玉
真金万古流芳
时光的涨落撬动时代的节拍
淘尽狂沙始到金
国学经典不再沉默
身着汉服的童子
咿咿呀呀摇头晃脑
读弟子规知圣人训
诵三字经明性本善
吟百家姓晓血脉根基
唱千字文懂宇宙洪荒
……
读诵吟唱国学经典
抖落心灵的微尘
过往的痛骨缝的灰日子的冷
每一朵小草小花
吸入的都是阳光
再次生出初心的因子
柔软的简单的纯粹的率性的
天使们找回了自己
鼓瑟吹笙弦歌未央
3诗歌看台
又见芦花白(外一首)
文/谭卫华
必须在初雪之前占领那片江湖
所有梦想,都要开花
突破封锁线的勇猛
比第一朵山茶出手更快
飞雪一样辽阔
爱情一样燃烧
把随机滚落的雨水逼回云层
把疾驰的雁鸣举过头顶
风一样撒野的西伯利亚,碎成了风
除了世界,还有你
倾城,倾国,也倾自己
弹尽粮绝,还有叶落归根
腐朽即神奇,贴上故土的标签
一苇渡江
又一个春暖在掌心萌芽
残荷,或新生
缷下肩头的花朵和果实
把你,还给你
卡在流年里的伤疤一触即发
鼻子一酸,没有眼泪要掉下来
落满月色的荷塘和晚来天欲雪
没有打不通的过节
了与不了,都皈依尘烟
抑或一场突然的霜降
兜底的时光,长出水的筋骨
一纸沧桑浮出水面
萎地的盔甲,入土为安
寒鸦飞渡,隐藏的风景
大白于天下
彼岸的掌声响起来
安全着陆的红蜻蜓,歌声嘹亮
荷塘,或江湖
文/黄一叶
花开败后,周围寂静起来
一副瘦金体水墨,与影子对视
吐出意象深邃的骨骼
底色泛灰,雾霾触手可及
那些飘浮的姿色,都付与了流水
弥散若隐若现的细节
这月份,我仅有的船舶
丢在沉湖早年的冬季。温情中的暖色
渐渐薄凉、冰冷
暮晚映像里,春天
是乎正要从一场雪中抽身
拍打你久违的水湄
又恋你的模样
文/青砖傲兰
多久没见你
想必你骨感的故事
随泛滥的银桂
沉下去,浮起来
偶尔,会有箭一般的影子
与你擦一次肩
来不及道别
就匆匆扔下云朵
在你怀里涟漪你的孤寂
你真的老了吗
我却想你那水佩风裳
艳羡了多少目光
那清纯的眸子
剔透了无数杂念
你怎会老呢?
只不过你
选择另一个主题蛰伏
纤尘不染
这正是我要讲给孩子听的故事
荷塘,又见荷塘(外一首)
文/邓刚
荷塘,满怀执念的枯守
芳华刹那
最后的残香化为泥土
舞台开始空寂
一瓣又一瓣的落花装点岁月的残梦
繁华落幕,世界冷清
生命如水,一点一点地沉寂往事
记忆不过是拂面的风
峭寒中捎带温暖
又见荷塘
熟悉的转角,熟悉的岁末
花开花谢,红尘如歌
再多喧闹也风清云淡
人生的冬季修炼一颗莲心
故土河岸月明芦白
满天杏黄
是谁成就了这满天杏黄
竟让死亡也如此美丽
瑟瑟冬日里自有风情万种
大地是你裙裾的花边
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
你深深扎下了根,多年
坐看风起云涌朝升暮落
桃花灼灼你的忧伤
月华涟涟你的暗淡
拼尽一生,也要发出璀璨
一年一年,决绝美丽
落寞与苍桑
生命无法开花
那就点燃身躯
哪怕黄昏,哪怕秋冬
满天杏黄是你最好的墓志铭
冬日荷塘
文/胡熙文
漫漫冬日里
我走过荷塘
已经是颓败枯黄
已经是没有欣欣向荣景象
已经是心情特别伤怀感伤
已经是流出了泪光
已经是你的诗行
已经是令我心驰神往
漫漫冬日里
我漫步荷塘
走过你的家乡
走过你的身旁
走过你的心房
走过你的梦想
走过你的欢乐时光
走过你的快乐健康
荷塘的秋
文/若比邻
沉默着,一片寂静的汪洋,
映日红花的热闹一点看不见。
几只白鹭起落在水面,
它们的长腿与枯瘦的荷梗似乎相连。
其实,大家都进入了黑甜乡,
辛劳了一个春一个夏,
终于迎来了秋收与冬藏。
白白胖胖的藕们随时可以启航,
只待那把勤劳的锹来相帮。
更要紧的是一粒粒莲子,
在柔软的泥巴中休憩,
只待有一天,他们起床了
重续满塘碧绿。
寂莲
文/李雪非
众荷喧哗
你是诗人笔下最安静的那一朵
似锦繁华里
你愿意被遗忘
长久的寂寞最适宜安放灵魂
开花只是一种姿态
不为取悦阳光
残败也是一种姿态
不为等待听雨人
埋进尘泥的心
愈来愈空,愈来愈远
在漫长黑暗里穿行
始终保留着最初的洁白与清香
拥一湾净水
不喜不悲
不生不灭
你的凋零静寂无声
却惊心动魄
山塘
文/杨林利
夏天游泳,冬天溜冰
塘边放牛,水牛困水
追忆快乐童年
村妇洗衣,男丁挑水
沟渠引水,农田灌溉
回忆忙碌青年
公路横穿,断臂山塘
干涸见底,土石杂放
记忆定格中年
旌旗招展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
山塘
肢解得体无完肤
却笑看
新农村建设
带来新天地
谱写新诗篇
冬季的荷塘
文/张奇志
冬季荷塘上的几根枯梗、萎荷
简单勾勒出
一个关于生命故事的梗概
曾经冒出尖尖角
那样羞涩、幼稚与胆怯
甘愿被蜻蜓来戏弄
也曾经高擎起玉盘
盛满天水与甘露
生命的激情与繁茂
恰在那一夜雨打荷叶时
如果说四季的更迭是逃避不了的惯性
那么死亡和坠落
也是逃避不了的惯性
一粒莲籽遵从这样的惯性规律
从死亡的窠臼中挣脱
那是一粒生命的种子
穿越静寂的水面
直落入土地温暖的怀抱里
静静的蛰伏着
等待春天的来临
再开启一段生命的传奇
初冬的荷塘
文/谢少红
枯枝,败叶
诉说着冬的寒冷
折戟横陈
点评着盛妆后的狼藉
冬风拂过
扯下世俗的目光
看那一池的丹青水墨
汇成,画家笔下的江山
零度下镜框里
定格着蜻蜓的眷恋
荷叶叠成的楼阁
站满了高高低低的莲蓬亭
自由洒落的花粉
堆成了淤泥的智慧
根深蒂固的成熟
毫不吝啬
将丰腴的春梦
带回人间
芦花,农民
文/陈志波
从来没有挑剔生长的地方
池边河畔,田间地头
一阵微风,即展飘逸柔美
一方水面,能显清秀婉约
我从来都固执地认为
那每一朵花里,都住着一个纯真
每一株茎干,都挺拔着一种刚强
在广袤的乡土上,它们默默地
生长,开花,凋零,死亡
千百年来,如此轮回!
雁阵南飞,寒冬已至
芦花仍在田野里蓬勃开放
年的第一场雪还没有来
可我在芦花丛里又一次听到了
春天的序曲
荷塘四季
文/袁幼明
轮回的荷塘,走过四季
三月天相聚短暂
不愿分开,但还是要离去
春走了,带走荷塘的纯净清亮
也带走天光云影和鸟语蛙鸣
夏走了,带走丽日,轻风,舞荷
也带走千朵万朵出浴的荷花
秋走了,抽水网鱼
还挖走满塘的藕
荷塘不语,它很愿意
枯荷卷缩,满脸皱纹
荷梗凌乱,瘦骨嶙峋
静静地躺在岁月的臂弯里
像母亲那样,只做不语
像父亲总是抽着烟,想来年
烟如雾笼,迷离,有着无尽思绪
4散文视野
不是所有的开花都会蜂飞蝶舞
文/周进平
很久以前,在蔚蓝的天空飘来一片白色的云,它很小很小,以至于轻盈得随风飘荡。突然一阵乱风,那片洁白的云一头摔到了泥地上,近处一看,那不是一朵云,而是一片白色的芦花。乱泥粘住了它,还没有等它挣扎过来,一只动物的巨大脚掌已经踩在了它的身上,芦花消失了。第二年的春天,那颗带着绒毛的种子居然发芽了,到了夏天,洪水漫过了它的颈子,它努力地生长,秋天,它已经长得很高,孤零零的一株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冬天来了,它的头顶上长出了白色的、絮状的芦花。大家都取笑它,春天不开花,秋天不结果,冬天却要长出这样既不鲜艳,又不芳香的所谓的花。芦花在笑声中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说实在话,它太单薄,在风在瑟瑟发抖,若是风再大一点,就要将它折断。
芦花在冬天里开放,没有芳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蜂飞蝶舞的喧嚣,大家都不看好它,就让它自生自灭。又一年的春天,人们发现在那株芦苇的不远处又长出了几株小芦苇,冬天里它们长得一样高,一样的飘飞着那洁白的芦花。一年又一年,这块土地上已经长满了一大片一大片整齐的芦苇,一到冬天,就成了一个银白色的海洋,它们都没有芳香,都没有艳丽的色彩。有一天,一位游客偶然来了这里,被眼着的美景惊呆了,他拍了许多照片,带了回去,他把这些相片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