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ruruschinensis,中文名为三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水田或林荫湿地,全株可入药。在日本,三白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半夏生”。
半夏生其实是日本的杂节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古历法中的“七十二候”。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与修缮,至秦汉时期,一年已经被分为二十四节气;而从北魏的《正光历》开始,由《吕氏春秋》删减出的七十二候被正式纳入皇历,后由唐代的一行和尚重新编排,二十四节、七十二候才最终定型,成为西历普及前指导农业生产的传统历法。按此规定,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半夏生”为夏至后的第三候,即夏至日之后的第11日,也就是每年的7月2日前后。在这一天,太阳通过黄经度,而日本的大部分地域也即将结束梅雨天气,迎来炎热晴朗的夏天。
三白草在半夏生前后的十几天里开花,为了诱导昆虫传粉,顶部的叶子会部分变白,像化了妆一样,而随着花期的结束,叶子又会重新变回绿色。因此这种草本植物也被俗称为半夏生。
临济宗大本山建仁寺的塔头两足院因为两座庭园颇负盛名:其一是枯山水庭园“方丈庭园”;其二便是因栽植满半夏生而被京都府指定为名胜庭园的“书院前庭”。六月底某个小雨初霁的午后,从祗园沿鸭川南行数百米,左拐通过一条窄窄的巷子,我和女友来到建仁寺的大门前。建仁寺是由荣西禅师于年开创的古老禅寺,因居于京都的市中心,访客众多。穿过宏伟的本坊与法堂,沿着一条青石板小路朝东走到院墙处,再往前走有个小门便标着是两足院了。
/悟道之窗/
/半夏生特别公开的海报/
两足院的院门并不起眼,内部却别有洞天。进门后先见一座小小的佛堂,里面供奉着多闻天王(日本佛教写作“毘沙門天”)像。这座佛像原本是鞍马寺内多闻天王像的胎内佛,战国时期织田信长与比睿山交战时交由黑田家保管。后来关原之战黑田长政带佛像征战,战无不胜。于是多闻天王成为黑田家族的信仰守护,明治维新后寄赠两足院。
/院门/
/多闻天王堂前守护的石虎/
受付处购票进入,走不几步就是枯山水庭园。由砂石组成的纹理与青石、绿苔、翠松相互搭配,透着浓浓的禅意。赤足沿阁楼的外缘前行,绕到正面,一大片绿色的园子呈现在眼前。垒起的土丘上遍布青苔,丘顶种植着造型奇特的青松,树下看似随意的摆着些岩石;不规则的石板通向低矮的院门,门后栽植着些杜鹃的绿球,而池塘边则长满了顶端飘白的半夏生丛。
/枯山水庭院/
/本堂/
/庭院入口/
从阁楼上欣赏半夏生庭园的最佳位置非书院莫属。玻璃窗户半开,正对着一汪小池。石板从庭园的小门弯弯曲曲一直铺到茶坊。半夏生绕池一周,白色的叶子像花一样诱人。静谧的水面倒映着四周的绿色,也自然缀了一层白色。看了半晌,我们准备下到院子里去。付过品茶的钱,穿上寺院准备好的拖鞋,就可以走进庭园,近距离欣赏池边的花草。
/书院前庭/
穿过院门,走上小丘,从高处眺望,池塘居然像一只振翅的蝴蝶,白绿相间的半夏生则是翅膀的点缀。我们从石板桥上穿过,来到茶室,僧人早已准备好了抹茶和点心。在草席上盘腿坐下,一边品茶,一边看着这葱翠的庭园。微风拂过,半夏生的叶子微微摆动,间或有蜻蜓飞过。再仔细看时,叶子中早已满开了一穗穗白色的花。
/对侧视角的前庭/
/茶室/
/蜻蜓/
/近景/
三白草叶子变白固然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在如此精妙又充满禅意的寺庙前庭里静坐,你会不会感悟些什么呢?梅雨时节的日本总是覆盖着阴沉沉的云,时不时飘落的雨带来了潮湿的空气。半夏生选择在这样一个多雨潮湿的季节绽放,那白色的花、白色的叶,是不是它们流露的真实内心呢?雨季过去,花朵凋谢,叶子也会平复原本的绿色。然而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植物的本心,哪一种姿态又是人世中最原本的自我呢?许多事情细细想来,总是充满哲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会蕴藏着智慧。佛家讲究参禅悟道,儒家教人格物致知。我等愚钝平凡之人虽无法大彻大悟,却也该从这灵动的自然里寻找到平日繁忙拖沓生活所无法给予的慰藉。
茶毕,拜谢而去。踩过那些高矮不平的石阶,又偷闲了半日浮生。
欢迎大家我的公众账号
(长按图片,识别即可添加)
IDsunflower_nju
在旅行中寻找色彩与诗情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