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草知性三白草

三白草sanbaicao

  五路叶白、白水鸡、塘边藕、水木通、白花照水莲、白叶莲。

  RhizomaSaururi。

  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的地上部分。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肉质,白色,有须状根。茎直立,有棱脊,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柄表面有条纹,叶片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先端尖或长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均无毛;在茎端花序下的2~3片叶,开花时常乳白色;托叶与叶柄合生,故叶柄基部宽大。总状花序于枝顶与叶对生,花序梗有毛;花小,无花被;雄蕊6枚;雌蕊由4枚近完全合生的心皮组成,柱头4个,向外卷曲。蒴果,成熟后顶端分裂4个分果瓣;每个分果近球形,表面多疣状突起。花期4~6月。

  生于潮湿地及近水处。主产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根状茎于秋季采挖。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根茎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厘米,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气微,味淡。

 

本草纲目-三白草

「释名」弘景曰∶叶上有三白点,俗因以名。又见下。

「集解」恭曰∶三白草生池泽畔,高尺许。叶似水荭,亦似蕺,又似菝。

叶上有三黑点,非白也。古人秘之,隐黑为白尔。根如芹根,黄白色而粗大。

藏器曰∶此草初生无白,入夏叶端半白如粉。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则草便秀,故谓之三白。若云三黑点,苏未识矣。其叶如薯蓣,亦不似水荭。

保升曰∶今出襄州,二月、八月采根用。

时珍曰∶三白草生田泽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如蓼,叶如商陆及青葙。四月其颠三叶面上,三次变作白色,余叶仍青不变。俗云∶一叶白,食小麦;二叶白,食梅杏;三叶白,食黍子。五月开花成穗,如蓼花状,而色白微香。结细实。根长白虚软,有节须,状如泥菖蒲根。《造化指南》云∶五月采花及根,可制雄黄。苏恭言似水荭,有三黑点者,乃马蓼,非三白也。藏器所说虽是,但叶亦不似薯蓣。

「气味」甘、辛,寒,有小毒。

「主治」水肿香港脚,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唐本》)。

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疟及胸膈热痰,小儿痞满(藏器)。根∶疗香港脚风毒胫肿,捣酒服,亦甚有验。又煎汤,洗癣疮(时珍)。

性寒,味甘、辛。归肺经、膀胱经。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用量15~30克,水煎服;鲜者适量,或捣汁饮。外用捣烂敷患处。用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具有中枢抑制和抗精神病作用。三白草乙醇提取物可降血糖。三白草洗液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念珠菌、淋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三白草还有抗滴虫、镇痛、止痒、利尿、清热消炎、止咳祛痰等作用。

  含挥发油。根、茎、叶均含可水解鞣质。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另含槲皮苷、三白草酮等成分。

  脾胃虚寒者忌。

  功能主治

三白草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

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

①治尿路感染热淋、血淋:三白草15克,车前草、鸭跖草、白茅根各30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②治细菌性痢疾:三白草、马齿苋各30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蛇咬:三白草茎叶捣烂,外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带下:三白草、水芹、鸡冠花各1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痈疖初起:三白草15克,鱼腥草30克。煎服。另取三白草叶加桐油适量,捣烂外敷。(《安徽中草药》)

  ⑥治乳汁分泌不足:三白草30克,猪蹄2只。水煮至肉烂。喝汤食肉。(《安徽中草药》)

⑦治高血压:三白草15~30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药用验方

三白草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三白草还可治膏淋、全身瘙痒、腰痛、烫火伤、吐血、白喉等症。

应用

(1)用于肝胆湿热的肝癌,症见肝肘进行性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有间歇性疼痛,甚则出现腹水等,常与大蓟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等配合应用。

(2)用于痰热壅盛的肺癌,症见发热、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常与前胡、杏仁、佛耳草、蒲公英,地骨皮等配合应用。

[常用剂量]10~30克,水煎服。阴虚无湿热者当慎用。

临床应用

1.辨证治肝癌(林宗广《中医杂志》)。主治各型肝癌

⑴气虚型,用人参、白术、当归各10克,炙黄芪15克,薏苡仁30克,橘皮6克;

⑵阴虚型,用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夏枯草各10克,生地黄、玄参、山药各12克,女贞子15克,制鳖甲、制龟甲、蛇莓各30克;

⑶气阴两虚型,用黄芪12克,白术、玄参、生地黄、白毛夏枯草、枳实、天门冬各10克,女贞子15克,制鳖甲、制龟甲、蛇莓各30克,甘草6克;

⑷阴阳两虚型,用熟附于、补骨脂、巴戟天、生地黄各10克;女贞子、山药各15克,制鳖甲、制龟甲各30克。加减:夹瘀血症者、加赤芍、三棱、莪术、土鳖虫、穿山甲片等;腹水或下肢水肿者。加车前子(包)、半边莲、三白草、猪苓、泽泻、茯苓皮各30克;湿热阻滞致黄疸者,加茵陈、生大黄、山栀子、黄苓、滑石粉等。

2.杜鹃猪肉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等妇科疾病。杜鹃花根、三白草根各五钱,猪肉汤适量。将杜鹃花根和三白草根挖取后洗净。水煎煮数沸后,留汁去渣,兑猪肉汤服。   

选方

①治疔疮炎肿:三白草鲜叶一握,捣烂,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绣球风:鲜三白草,捣汁洗患部。(《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药理作用1.5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扁蓄甙:v0.5mg/kg,对麻醉犬有利用尿作用,增加剂量时作用更显着。对大鼠,不论ig或sc,34mg/kg即产生显着的利尿作用,强度不如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本品叶中所含金丝桃甙具明显的抗炎作用,大鼠植入羊毛球后,每天20mg/kgip共7d,能显着抑发炎过程,还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和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能对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有益。民族医药

侗药娘善百Nyanglsanpbegs,藕借塘(Ngouxgeeldangc):全草主治挫缝刀任(伤筋),宾宁乜崩榜(自带)《侗医学》。水药邱南:根治肾炎水肿《水医药》。畲药三叶白,五叶白,六叶白:全草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扁桃腺炎,乳腺炎,痈肿疔疖《畲医药》。塘边藕:全草治疗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风湿疼痛,菌痢,黄水疮《滇省志》。苗药罗吊:根茎治白浊,白带,肺结核,咳嗽,尿道炎,风湿骨痛,肾炎,子宫脱垂,肝炎贫血;全草治白带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型肝炎,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骨折《桂药编》。塘边藕,衣北节摸:根茎或全草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白带;外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疹《湘蓝考》。土家药白鹤蓬(baihelian):根茎治头晕头胀,摆白,遗精,风疹块《土家药》。瑶药大叶鱼腥草,棵通坳来,钻地风:功用同苗族《桂药编》。过塘藕:用于尿路感染,水肿,尿结石。壮药苯水,侧八念,棵汗亥,美根罢,笋笔草功用同苗族《桂药编》。哈兴农(hajhingjndonh):治疗水肿,尿路感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和健康哦

赞赏

长按







































山东白癜风医院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x/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