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洞天福地,是世界最早的生态保护区,这是道教为保护人类生态环境所作的贡献。在遍布中华大地的洞天福地,生长、繁殖着大量的生物、植物种类,而身居其境的历代道士们始终关心着山山水水、动物植物的保护,并把他们自己的观察、研究心得写进了各种各样的名山志、宫观志及相关的道书中,从而为今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许多名山宫观中,留下了历代道士亲手种植的奇花异木,并且还制订了道规法令,以道教的戒律及法令来监督对环境与物种的保护。
崂山
崂山是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崂山道教鼎盛于元、明两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这些宫观洞庵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从者云集,使崂山成为盛极一时的道教名山。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海上第一仙山之名,远播海内外。
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其中,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皆修葺一新,成为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立于年道教祖庭——崂山太清宫,更是一种震撼。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古木蓊郁。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而崂山太清宫内滴滴润灵气的玉井之水,千年来口碑绵长,屡传佳话,一则则口口相传的故事,不断印证其“润体延生,蕴含能量”之神奇。
华山
陕西华山上下,或山谷内,或庙道中,有许多处森林,都被称为“神林”,这些树林,“禁人采伐,如有犯者,立祸于身。山之西南隅,有一林侵天松桧,乃岳神游宴之处,名黑山林。有樵窃采之者,火烧虎食”。这是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保护华山的森林。又如黄神谷内的神姑林,“其林合围,松桧数万根,禁人樵采”。在西岳古庙道傍,有晋代古柏几千根,“两傍烽堠,以千字文为号,禁人牧放樵采”(王处一《西岳华山志》)。
茅山
应高道李玄静的感召,唐玄宗曾下诏明令:“敕江东道采访处置使晋陵郡太守董琬。山岳上疏分野,下镇方隅,降福佑于人,施云雨之惠。且茅山神秀,华阳洞天,法教之所源,群仙之所宅,固望秩之礼,虽有典常;而崇敬之心,宜增精洁。自今以后,茅山中令断采捕及渔猎。”后又敕紫阳观高道李含光,宜于开春之际专栽松竹果木,以华院宇。
唐文宗大和七年(),茅山三观威仪道士孙智清等上状:“华阳洞天,众真灵宅。先奉恩旨,禁断戈猎樵苏,秋冬放火,四时祭祀,咸绝牲牢。自经艰难,失去元敕,百姓不遵旧命,侵占转深,采伐山林,妄称久业。伏请重赐禁断,准法护持,差置所由,切加检察,庶得真场严整,宫观获安,具元禁疆界如前。”于是朝廷再次下“大和禁山敕牒”,严令“茅山界内,并不得令百姓弋猎采伐,及焚烧山林。仍委州县,切加禁止。”
延及北宋大中祥符二年(),针对一些不法份子肆意采樵渔猎,焚烧山林,真宗亦发“敕禁山”令:“访闻茅山界内祠宇宫观之侧树木,多有诸色不顾修法,擅行樵采,及放野火,焚烧山林。须议专行,指挥国家,方延景贶,以佑蒸民,眷彼名山,存于方志。或仁慈所治,或真侣攸依,是为降福之场,允谓栖神之所。故宜加礼敬答储休。岂可斤斧竞臻,樵苏无节,致嘉生之罔植,使灵迹以何观。爰伸禁止之文,用表肃恭之意。今下润州升州,候宣命到,于茅山四面立定界止,严行指挥,断绝诸色人并本山宫观祠宇主首以下,自今后不得辄有樵采斫伐,及放野火焚爇。常令地分巡检官吏、耆老壮丁,觉察检校。如有违犯,即便收捕,押送所属州县勘断”,一律严惩不贷。对于一些老残枯树,不系古迹之内,需要砍伐,亦必须经宫观主持与州县官府共同研究,“指定界止,紧立标记,方得采取。若是己有斫伐延烧,到树行疏处,亦仰随处州县,勒定数目去处,常依时栽种补填,务要别无空阙,即不得辄便搔扰。仍将此宣命指挥,于宫观门首及往来要路,镌石晓示知委。”(刘大彬撰:《茅山志》)如此严厉的法令,这在世界环境保护史上亦是一笔重彩。
仙都山
浙江仙都山,周回三百里,山峦起伏,溪水蜿蜒,峰岩洞壑,千姿百态。有鼎湖峰、姑妇岩、小赤壁、倪翁洞、鼎湖峰、铁城嶂、仙水洞、玉虚洞等名胜。元陈性定《仙都志》序曰:“仙都东吴胜事,在道家书为祈仙洞天。爰自发迹轩辕,由唐逮宋,锡名荐祉,符端屡臻。”山中珍异草木多达一百八十余种,如金莲花、龙须草、寿松古柏、草龙胆、仙灵皮、三白草、石斛、络石、旋覆花、蓝宝、谷精草等。植被茂盛,古木丛生。其宫观有玉虚宫、金阙寥阳宝殿、黄帝祠、飞天法轮藏殿、天一真庆行宫、三官圣堂、梓潼帝君祠、洞天仙官祠、玉虚真官祠、隐真堂、金莲馆等。为了保护洞天胜景,自唐时便严令砍伐捕猎。《仙都志》卷上曰:“自唐天宝戊子(),以独峰彩云仙乐之端,刺史苗奉倩奏闻,敕封仙都山周回三百里,禁樵采捕猎。”
大若岩
福建大若岩,乃陶弘景修道之处。元虞集《大若岩灵真宫铭》曰:“其山周围五十里,岩高十七丈,深百四十尺,广倍之。石环中虚,容光东启,居焉如在屋室……有石高数丈当其前,若门屏。然其北有东西两溪,合流注岩下,汇于龙潭而南出。其西溪相传有赤水,饮者养寿。今山下多老人百十岁,而赤水不常有也。沿溪皆奇石,可以物象名者,若香炉、石笋、屏霞、莲花之属,凡数十处。其不可名物至多也……枸杞丰茂异常产,来游者皆撷茹之后亡,或云犹有人见之。其后陶隐居著《真诰》此岩,又名真诰岩。又尝炼丹层岩中,夜坐时或望见光煜煜然,云是丹光也。唐时人间以水旱疾疠,祷岩下辄应。唐咸通七年()恩王府参军知军知嘉监崔元德,始请于朝立祠,度道士居之,与田四百五十亩,禁樵采一里。”
大涤山
大涤山,又名大辟山、白鹿山,位于今浙江余杭县西南,为汉唐江南的道教名山之一。山有四峰,穹窿千仞,居之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大涤山。中有大涤、栖真、白茅、鸣风、龙蜕、归云、雷门等洞窟,皆道士羽流修真之处。其中大涤洞上下平滑如削,洞壁润泽如黑玉,洞深百步。人内有响石两块,叩击发声如钟鼓。道书谓其四百里,“相传闾丘先生入游,见龙鳞异境,花木鲜繁,自华阳而归。云:洞门石鼓广寻丈,扣之逢逢然。入洞上下,皆平如划削,两旁崖石委曲,夹道中间,一石倒悬,名曰隔凡。洞中行路诘曲劣通,人至隔凡而止,莫能进。过柱一穴如窦,内阔丈余,有圆井无底,惟闻琅琅水声,乃历代朝庭遣使投龙以璧简之处也。或命童子穿窦入,率怖栗云,其中深杳不可测。常有白鼠长二尺许,游行高崖。崖下产草名玉芝,饵之长生,然希有见者。洞中石润如玉,皆苍黑色。”《茅君传》曰: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元盖之天,穹崇干尺,回压群峦,灵芝异草,人多不识。杜光庭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大涤、天柱皆在其中。诚神仙之窟穴,修炼之奥区也。”《余杭县志》曰:汉元封三年,建宫坛大涤山前。唐弘道元年,建天柱观四维之中壁,封千步,禁樵采,为长生之林。
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相传明成祖朱棣心慕武当道士张三丰,寻而不得,为恭候张三丰到来而建武当山。成祖登上皇位后的第十年,开始了大规模建造武当山道教官观的工程,每日役使军民工匠达二十余万人,花费了上百万两白银,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庞大的道教官观建筑群,特别于天柱峰顶冶铜为殿,并饰以黄金,以供奉玄武神像,并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视之为五岳之冠。
武当山优美的环境,使得山林动植物也得到很好保护。在明朝大规模兴建宫观殿宇时,四十三代天师张宇清曾亲临山中堪察,绘制了《武当山瑞应图》,为宫观的兴建和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规划。在动植物保护方面,明朝曾钦定和敕谕武当山保护范围,明令不得砍伐侵毁圣山树木花卉。道教更是严格要求所有朝山信徒不得侵毁采摘。明代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中写道:“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行绿幕中。”并说:“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时至今天,武当山尚有银杏、青果树、水青树、天竺桂等十多种植物为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老虎、金钱豹等稀有动物仍时有发现,各种鸟类亦自由地生活在丛林之中,所有这一切,都与道教致力对武当的建设与保护分不开。
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南部,其方圆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在世界同类自然景观中独树一帜。自秦汉以来,道家方士就在此盘桓流连,从而对武夷山的地理风物做了详尽的考察,并留下了十余部关于武夷山的图志。清董典斋《武夷山志》曰:“《武夷山志》,自宋刘道元创始,嗣后程嗣祖、杨恒叔、兰世中、江仲鱼、樊斗山、徐德望、袁樨生、李尝之、李磊英、郑慎庵、兰勋卿、王明府漓庵、王草堂,皆有编辑。今得见者,惟袁樨生、徐德望、王漓庵、王草堂四种。”
武夷山之得名,即与道流紧密相关。《方舆胜览》卷十一曰:“武夷山,在崇安南三十里,山多弥猴。按《神仙传》: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昔有神仙降此山,曰:予为武夷君,统录地仙,受馆于此。由是得名。”“昔有张湛、孙绰、赵元奇、彭令昭、刘景、顾思远、白石先生、马鸣生,并胡氏、李氏、二鱼氏,三姓女子四人,凡十二,同诣此山求道。“《武夷纪要图说》曰:“萧子开《建安记》曰:武夷山高五百仞,岩石红紫二色,望若朝霞,有石壁峭拔数百仞,于烟岚之中,石间有木碓、簸箕、箩箸、竹器等物,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图书编》曰:“自汉着祀典,历代崇奉,有加咸称灵应,而武夷之名互天下,然皆以仙道显者,所谓籛铿、魏张十三仙之徒,理或有之。”
洞天福地的袅袅香火与晨钟暮鼓,使人身心皆愉,有生之年一定要一一走过哦~
转自武汉长春观,腾讯道学作者:李远国李黎鹤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草玉井|更多精彩,点击阅览
动画版《道德经》,生动易懂,值得收藏!
无法退出历史舞台仍在供少数人饮用的井:本草玉井
大树底下好乘凉?揭秘崂山太清宫道长为何拒绝了万
汇智善水
我们,更健康
更多服务
长按进行
汇智善水服务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