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快抓住春天的福利美味野菜大合集

春天到了,遍布山野的各种植物都已经发芽。如果细心的观察,旷野路边有很多不知名的野生植物,这都是些什么植物呢?

吃货们完全不关心这个,我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吃!

作为吃货中的一员,怎么能辜负这大好的春光!

凉皮搜集了一些中国常见的能吃的野菜,跟大家扒一扒,那些能吃的野外珍馐。

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凉皮的个人能力也有限,希望大家能在文章末尾留言补充。大家共同完善吃货的野味菜谱。

野葱

  野葱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按地域及生长环境,别名也称为:沙葱、麦葱、水葱、山葱等。主要产地是北方草原。

野蒜

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开花后植株可达70cm。又名薤白、山蒜、菜芝等。分布极广。

野韭菜

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又名山韭菜等。华东地区很少见。华东地区所谓的野葱或野乌葱乃是指野蒜(薤白)。华东地区的野葱(野蒜)主要生长在山坡、山涧、鱼塘边、堤坝坡。一般稻田埂很少有。江南丘陵地带农家菜地里会有零星分布。华东地区城市绿化带、花园花坛也常能看见。喜欢沙性土壤。一般春夏期间采摘。

野艾蒿、鼠麴qū草(棉菜)、泥胡菜野艾蒿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厘米。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丛生。性味与艾蒿基本相同。

野艾蒿

艾蒿分为野艾和家艾,平时我们比较多见到的都是家艾,家艾进行了人工的培植。野艾蒿别名荫地蒿(内蒙古植物志),野艾(俗称),小叶艾、狭叶艾(河北),艾叶(江苏),苦艾(广西),陈艾(四川)

鼠麴草

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0~15cm。别名很多,主要有:佛耳草、绒毛草、鼠耳草、黄花白艾、毛耳朵、绵絮头草、清明菜、棉花菜、清明蒿、丝棉草、棉菜等。华东地区多称为棉菜、棉花菜、毛耳朵。可能是因植株叶子棉棉的,像是缺少水分而得名。棉菜茎叶有白色绒毛。延地面生长,很是耐踩踏。全国各地均常见。华东地区常用来代替野艾蒿做清明食物。

泥胡菜

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别名糯米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等。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单株生长。

野艾蒿、鼠麴草、泥胡菜三种野菜主要食用方法是做饼团、糕点等添加料,原本是清明节专门用来做团子的起香料及染色作用

藜菜头(灰灰菜)

  藜是藜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种类很多,分布极广。别称灰灰菜、野灰菜,灰蓼头草等。灰灰菜华东部分地区也叫野苋菜。但是实际上植株跟真的野苋菜区别很大。为什么会有人称之为野苋菜呢,因为灰灰菜口感很像苋菜,只是没有苋菜气味重。藜菜主要食用嫩芽或嫩枝头。春天采摘。味道极美,营养丰富。口感比普通蔬菜苋菜要柔软细腻。

野苋菜(刺苋)

  刺苋是野苋菜的一种。野苋菜主要包括反枝苋、繁穗苋、刺苋等。繁穗苋还可作园林观赏植物。野苋菜分布极广。华东地区以刺苋最为常见。山坡路旁、田间地头、公园花坛都可常见。其实刺苋菜属于外来物种,原产美洲,现在全国都有分布。刺苋是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叶腋(叶干结合部)有刺。性味类似苋菜。

性味类似苋菜。刺苋主要食用嫩芽和茎杆。春天采摘嫩芽。食用方法与苋菜相同。注意采摘时不要带刺。一般来说嫩芽不带刺。华东地区除炒来吃、捞水凉拌外,经常做汤,鸡蛋野苋菜汤。口感比一般野苋菜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蕨菜

  蕨菜是蕨类植物,凤尾蕨科,一般植株高达一米。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狼蕨头等。号称“山珍之王”。华东地区称为蕨菜或狼蕨头。蕨菜一般生长在山坡灌木林阴湿处。食用嫩芽。春天采摘,冬天也少量有。

荠菜

荠菜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各地叫法不一,主要有:荠荠菜、粽子菜、枕头菜、榄鼓菜、地末菜、田儿菜、鸡翼菜、菱角菜、三角草等。华东地区一般叫荠菜或枕头菜。采摘的荠菜形态一般分为两种,花叶与圆叶,花叶常见。花叶的荠菜容易与独行菜、碎米荠、黄鹌菜幼株混淆。圆叶的荠菜往往容易与鼠耳芥等野菜混淆。

马兰

  马兰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丛生。

  别名:马兰头、马郎头、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马莱、红梗菜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华东地区一般称为马兰头,田埂边、路边常见。食用嫩头,冬春采摘。一般菜市场均有出售。

  注意:马兰头叶子无毛,而且是一丛丛地生长在一起。采摘时不要跟其他杂草混淆。

鸡头莲(芡实)

  鸡头莲学名芡实。芡实是睡莲科水生植物,叶、茎、果实都带密密麻麻的刺。

  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

水芹

  水芹是伞形科植物,水生宿根。节短,茎秆微中空,微泡沫状。野生水芹比较低矮,一般10--30厘米以下。水沟里、池塘边、溪水边多有分布。整株食用。

折耳根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草本植物,多年生。蔓生。

  别名很多,主要有:岑草、蕺菜、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鸡虱草、狗贴耳、肺形草、野花麦、臭菜、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辣子草、奶头草、红桔朝、臭蕺等。以称呼折耳根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亚热带,长江以南。丘陵山坡、林下荒地可常见。可四季采摘,以早春采摘最好。

 折耳根全株都可食用,以根部为主。早春时节采摘连根嫩头,成嫩红色,最是爽口美味

枸杞头

  枸杞头就是枸杞植株的嫩头。枸杞子相信大家都吃过,我不说明了。枸杞头华东部分地区称之为棉棉头。取义春芽时的枸杞头很绵软之意思。枸杞头春天采摘。

马齿苋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长可达35厘米。路边常见。太阳花就是马齿苋的一种,学名大花马齿苋。马齿苋一般采摘嫩头食用。

榆钱

  榆树,榆科榆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

  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家榆、白榆等。

山茴香

  山茴香是伞形科山茴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17厘米。四川、山东、辽宁常见。采摘山茴香嫩枝叶外粘淀粉油炸,有淡淡的茴香味。食用方法与小茴香基本一致。

苦荬菜(苦菜、苦苣菜)

  味道类似于莴笋头(即凤尾),但是有比较强的酸涩味,采摘后需要过热水去味。

鸭儿芹

  鸭儿芹,又名三叶芹、鸭脚板、鹅脚板。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长林下较阴湿地区,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紫云英(草子)

  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地区,生长于海拔米至3,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溪边、山坡及潮湿处。别名:翘摇、红花草、草子等。中国南方用作稻田冬季绿肥栽种。其花是蜜蜂采蜜的重要花原。食用方法:春季采取,洗净鲜用。煮汤,炒食

车前草

  车前草又名车轮菜,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别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不仅可药用,还可食用,深受人们喜爱。

刺槐花

  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其花是重要蜜源。

桃胶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植物形态详"桃仁"条。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猪毛菜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m。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辘娃子。猪毛菜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河南、山东、江苏、西藏等省区

费菜(景天三七)

  别名:土三七、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菊三七、草三七、三七草。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

菊花脑

  菊花脑为菊科菊属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有小叶菊花脑和大叶菊花脑两种,以大叶者品质为佳。菊花脑是民间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尤其是菊花脑鸡蛋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不仅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

繁缕

  别名有繁蒌、滋草、鹅肠菜、鹅儿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等。繁缕食用部分为嫩梢。其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鲜美。无论炒食、凉拌、煮汤(放入开水中数秒钟后即可起锅食用)

蒲菜

蒲菜为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另名有蒲笋、蒲草等。它的形状和特征,《咏蒲》诗,描绘声绘色:“离离水上上蒲,结水散为珠。间而秋菡萏,出入春凫雏。初萌实雕俎,暮蕊朵椒涂。所悲堂上曲,遂乐黄金躯薄菜野生于河旁、塘边及浅水滩上。

蒲公英

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野菜一定要仔细辨认,找有经验的老人询问,误食毒草很危险,千万注意!

搜集整理:凉皮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我会第一时间处理。

结束语

凉皮公子的后花园已经为大家开通了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交流。所有的问题和建议,凉皮尽量逐一回复。如果您觉得凉皮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多多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㈡槸鍝釜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ぇ姒傞渶瑕佸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x/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