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植物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

  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

水蔓菁

《救荒本草》

勒马回、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

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linariifoliaPall.exLinksubsp.Dilatata(NakaietKitag.)Hong,以地上全草入药。茎叶繁茂时割取全草,切段晒干或鲜用。

广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陕西、山西和河北以南各省区。

干燥带花穗的全草,棕色,长约20~cm。茎单枝,圆柱形,直径2~3mm,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呈披针形,具疏锯齿,长2~5cm,宽0.5~2cm;穗状花序顶生,穗长约10~15cm。根细,丛生,主根不明显,长3~5cm,直径约1mm。气微,味苦。以色绿、带花果者为佳。

从民间草药玄参科植物水蔓菁的干燥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黄酮甙和两个黄酮甙元,其中甙Ⅰ是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蔓菁甙。根据光谱数据和水解产物分析确定甙Ⅰ的结构为木犀草素-7-O-6″′-O-乙酰基-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甙。另外甙Ⅱ,甙Ⅲ以及两个甙元为已知物,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Ⅱ]和芹黄素-7-O-x-L-鼠李糖甙(apigenin-7-O-α-L-rhamnoside,Ⅲ)、以及木犀草素(luteolin,Ⅳ)和芹黄素(apigenin,Ⅴ)。这些化合物在水蔓菁中均是首次得到。从水蔓普全草中分离得到三个黄酮贰和两个黄酮试元.其中试I是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蔓普贰。

中医称水蔓菁利五脏,轻身益气,令人肥健,有下气治嗽,止消渴,明目,利小便之功。用以治肿毒,可用生水蔓菁根一把,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天换3次。乳痛寒热,取水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在冬季只需用根即可。水蔓菁子(水淘过)1斤,黄精2斤和匀,九蒸九晒后研为末,空腹每服2钱,米汤送下,有补肝明目之功。急性黄疸,大便秘结不通者,将水蔓菁子捣为末,加水绞汁服,如服后打嚏,鼻中出黄水及泻下即愈;以水蔓菁子榨油,每次服一杯效果更好。二便不通,胀闷欲死,用水蔓菁子油一小杯,空腹服下即通。治男子阴囊肿痛,可用水蔓菁根捣烂敷之;治鼻中出血,可用生水蔓菁捣汁饮。

水蔓菁根叶兼有,盐腌具有芳香与美味;其肉质根有特殊辛香,生吃脆甜可口,比萝卜有风味,炒煮味亦佳。水蔓菁含糖和淀粉比萝卜多,含维生素非常丰富。在欧洲,有的地区专门栽种小水蔓菁,采收叶子食用。水蔓菁榨的汁是保健饮料,有治疗咳嗽的功效。

鱼腥草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HERBAHOUTTUYNIAE

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生于山地、沟边、塘边、田梗或林下湿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壬酮(methylnonylketone)、鱼腥草素(decanoylacetalbehyde)、桂叶烯、辛酸、癸酸;另含槲皮甙、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

1.抗菌作用:有效成分鱼腥草素在体外试验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则较差。亦有报告,鱼腥草与桔梗的合剂,对肺炎球菌无抗菌作用(试管法,平板法)。鱼腥草能延缓小鼠实验性结核病变的发展,延长小鼠寿命。从鱼腥草中提出-种油状物,对许多微生物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特别对酵母和霉菌。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观察到鱼腥草(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也能延缓孤儿病毒的生长。

3.利尿作用:用鱼腥草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强利尿的附加作用;也还可能由于槲皮甙的血管扩张作用。

4.其它作用:鱼腥草还有镇痛、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煎剂对小鼠腹腔注射有止咳作用(氨水法),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1.治疗肺炎:取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煎至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3~4次,痰粘稠量多时,并用5%鱼腥草煎剂喷雾吸入。治疗28例肺炎(大叶性肺炎11例,节段性肺炎8例,片状阴影8例,轻型支气管肺炎1例),细菌学检查均证实为细菌性感染,并除外过敏、病毒及结核因素。所治病例均于发病后24小时至3日内开始服药,直至X线照片上阴影完全吸收为止,不加用其他药物。结果26例痊愈。阴影在服药后5~22天内吸收(平均9.4天),白细胞恢复正常平均3.9天。另有应用1:1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肺炎12例,痊愈9例。用鱼腥草干燥叶粉制成%煎剂进行细菌敏感试验,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鱼腥草合剂在肺炎球菌的培养基上或试管内均无直接杀死或抑制肺炎球菌生长的作用,认为它对肺炎球菌的作用,似应以神经学说来解释。抗菌素在体内的作用原理与它们在试管内对细菌的作用不是等同的,除抗菌作用外尚有生理的防御性作用。

2.治疗肺脓疡:用鱼腥草(干)每天1~2两,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煎一沸即服用(不宜久煎)。治疗5例小儿肺脓疡,最短者用药1周,脓疡即吸收,仅留轻度胸膜增厚,一般均于2周完全吸收。发热于用药后2~8天下降至正常。在疗程第2~3天起大部患儿均出现较剧烈之呛咳,咳出大量脓痰,5天后咳即减轻,不再有脓痰,1周后仅偶有咳嗽。采用本品治疗能使痰臭味减轻,血象可在10天内恢复正常。如用鱼腥草30克,桔梗16克,加水毫升,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疗效亦佳。或用鱼腥草注射液,每次肌注5毫升,每日2~3次;同时口服鱼腥草、鸭跖草、肺形草各1两的煎剂,成人每日1剂,小儿酌减;倘有咯血、咳嗽等症,可对症治疗。16例肺脓疡,治愈9例,好转7例,疗程2~6个月;化脓性肺炎3例,全部治愈,疗程10~30天。文献曾报道用鲜鱼腥草2两捣汁内服,每日2次,治疗1例肺脓肿合并脓气胸患者(不兼用任何抗菌素,不抽液),治疗第2日痰量显著减少,咳嗽、气急明显缓解,并能起坐,治疗第3天即能下地散步;共服药10天,摄片复查,两侧脓气胸均基本痊愈。

3.治疗慢性气管炎:先取桔梗15克,加水约毫升,文火煮沸10~20分钟,而后加入鱼腥草20克,再煮沸5分钟,过滤取汁毫升(如不足毫升,可以蒸馏水或沸水冲洗残渣补足)。每次20~30毫升,日服3~4次。服药后咳嗽、咯痰均减轻或消失。或用鱼腥草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分注2~3个穴位(主穴:定喘、曲池);同时配合拔罐或针刺(主穴:身柱、膏盲)。2周为一疗程。通过例的观察,对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均有效者占97.4,其中单独使用鱼腥草穴位注射的效果,不如穴位注射再配合拔火罐或针刺治疗者佳。鱼腥草的提取物-鱼腥草素,已能人工合成,可以制成片剂及注射液。片剂含10~30毫克,日服3次,每次2~3片;注射液每次肌注4毫升(含量8毫克),每日2次,均以10天为一疗程,可用两个疗程。鱼腥草制剂也可与三脉叶马兰或鹅柴浸膏片(鹅不食草及柴胡)合并应用。经数百例临床观察,均以单纯型的疗效较好,喘息型较次。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不久能自行消失。

4.治疗百日咳:用1:1的鱼腥草蒸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取穴:双肺俞、曲池;气喘加定喘,痰多加膻中、丰隆,出血加脾俞。治疗52例,治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一般1~2疗程治愈(阵发性痉咳完全消失)。

5.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鱼腥草片,每次5片,日服3次(共含生药5钱)。于"双夏"农忙接触疫水频繁期间连服2~3天。停药3天再服。

6.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用鱼腥草注射液(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15毫升,注入关节腔内(先抽尽关节腔脓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每隔2~3天1次;同时肌肉注射5毫升,每日2次。患膝应加固定以限制活动。上法共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分别于7、10、12天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关节腔注入鱼腥草注射液,一般1~2次后即能控制症状。

7.治疗皮肤科疾患:取鱼腥草1斤,加水3斤,得蒸馏液1.5斤,局部外敷。共治疗单纯疱疹、脓皮病、疖痈及创口感染50例,有效48例,无效2例。其中以对单纯疱疹效果最好。部分病例于外敷同时,再用上述溶液内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8.治疗慢性宫颈炎:采用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行局部治疗。㈠0.4%鱼腥草素水溶液:用时先以0.1%新洁尔灭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揩干,阴道后壁放凡士林纱布1块保护,再取棉球1个浸水溶液置宫颈糜烂处,每天上药1次,5次为一疗程。1周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73例,痊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6.7%。㈡鱼腥草素片:每片含鱼腥草素10毫克,每天放1片于子宫颈糜烂处,5次为一疗程。教给病人自用。治疗11例,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鱼腥草蒸馏液也可用作局部治疗。

此外,根据报道例24种急慢性炎症的临床治疗观察,鱼腥草除对呼吸道炎症有效外,对其他急性炎症如急性结膜炎、睑缘炎、丹毒、尿路感染等疾患,也有一定疗效;对慢性炎症则疗效较差。

鱼腥草属于医食同源的一种中药,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特别是在夏天清肺热、化痰湿的效果很好。孕妇在夏季孕期时,可能会有些清肺热,如果吃一些鱼腥草汤或凉拌鱼腥草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鱼腥草泡水具有预防流行性的感冒、清肠润胃等保健功效。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







































白癜风早期
甲氧普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x/1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