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自帶葷腥味的素菜

身为植物却与生俱来着一股荤腥味。

Latinname

Houttuyniacordata

Chinesename

鱼腥草、蕺菜

Englishname

fishmint、lizardtail

Scientificclassification

三白草科蕺jí菜属

图片来自Flickr-Takuya

名字的故事

拉丁学名

HouttuyniacordataHouttuynia/hauttwi?ni?/:Houttuyn(人名);MaartenHouttuyn(-),荷兰博物学家,发行有多部关于自然史的书籍。曾对数种植物进行命名,如肉豆蔻(M.fragransHoutt.)、羊蹄(R.japonicusHoutt.)等。Houttuyn的命名者缩写形式为Houtt.。cordata/?k?r?d?r?/(Latin):heart-shaped(心形的);意指鱼腥草的心形叶。

中文名

鱼腥草叶片揉碎后散发鱼腥味,故名。

蕺菜《本草纲目》中释名曰:“蕺jí,从草从戢;戢,有收聚,收敛之意,《北户录》意作:蕊”。推测此处说的“蕊”,应该指鱼腥草的穗状花序(即黄色的“小柱子”)。

注:其白色“花瓣”并非花瓣而是苞片。

图片来自Flickr-Astrid

植物信息

分布环境亚洲东部、东南部均广泛分布。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在《本草纲目》被归为隰草类。

隰xí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地方。

图片来自博物年第03期

外形特征腥味草本,高30-60cm。

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

叶呈心形。

花穗状花序长约2cm;白色苞片4枚,长1-1.5cm;花期4-7月。

鱼腥草也有重瓣/苞片品种。

图片来自Flickr-kiseisaikin

食用部位4-6月采未开花的嫩茎叶。

食用方式嫩茎叶先用开水焯烫10分钟,再以清水浸泡(此举可去腥味),后便可炒食或凉拌。常见菜肴有凉拌鱼腥草、鱼腥草蒸鸡、鱼腥草炒鸡蛋。

食用价值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以及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类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鱼腥草营养成份表(单位含量:每g)

来源:a-hospital.







































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j/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