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探秘一个人到底能活多长黄初平

一个人能活多长?这似乎是谁都想知道的问题。自人类有了思想以来,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

记得女儿还是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次突然问我,最怕的是什么?我呆了一下说,最怕蛇。然后问她,你最怕什么?她说,怕死。我又呆了一下,不知小孩子怎么会冒出这想法来,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她。我说,死有什么好怕的,就跟睡觉一样一样的,两眼一闭就睡去了。孩子都如此惧死,何况常人?

我突然记起自己小时候最怕也是“死”。那时候没手机没电视,晚上早早地躺床上了,望着漆黑的夜空就想,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到底会怎样?死了我怎么知道这个世界?长大了之后,渐渐地麻痹了,不再去想“死”的问题。“生”的问题都考虑不过来,哪还有时间考虑“死”啊。

孔子无所不知、有问必答的人,却偏偏对“死”的问题避而不答。曾有弟子问孔子,死后会怎样?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活的事情都没搞清楚,怎么能知道死的事情呢?

历代帝王君临天下的时候,什么都听他的,就是寿命不能听他的,不知自己何时驾崩,抛下后宫三千佳丽而去。一天到晚请巫师算卦,请道师炼丹,寻求常生不老之药。

那么问题来了,黄初平到底活了几岁?这个问题如前文所列,诸志中都有提及出生时间、出生地,惟独没有注明卒年。在旧志书中,是将黄初平列入“仙释”或“方外”名录中,即是仙,当然是只有生没有死的。但在兰溪新志中没有分细目,将黄初平列入“历史人物传略”中的第一位,文中自然也是只有生年没有卒年。黄初平生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年)八月十三,15岁入山放羊,遇道士,遂带北山,得赤松子授业得道。40年后其兄初起入山寻弟,同修成仙。所以要说黄初平活了几岁,在凡间是15岁,后来便入山为仙,不问年龄了。都说天上一天凡间一年,其兄40年后寻找弟弟,对黄初平来说,在仙界修道才是40天,一月有余而已。既为仙列,何来生死?

而同样是死,凡人之死谓“一命呜呼”,圣者之死谓“驾鹤西去”,寿者之死谓“仙逝”,僧人之死谓“圆寂”,道人之死谓“羽化”,等等。而天神之列,无生无死,乃天地之尊;仙班之列,有生无死。由人入仙者在古书上表述一般为“入山不知所踪”。唐代贾岛有一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隐者即为仙之道也。

在古代,人之寿命并不长,我统计了一下晋代17位皇帝,平均寿命不到36岁,其中有7位没有活过30岁。古人云:“三十而立”,不到三十就死了,何谈“立”。晋代年历史,平均每位皇帝执政不到10年,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乱?皇帝不理朝,一天到晚沉迷于丹术,全国炼丹成风,仙道泛滥,这个时候民间确需一位真神来现身说法。葛洪访遍名山,将真神仙师皆列传著书,流芳百世。

黄初平的师父是雨师赤松子,所以后来为了向师父致敬,便传承了师父的名号,自号赤松子。从此有了两个赤松子,故吴师道云,两者不是同一人。赤松子有部经典教材为《赤松子中诫经》,此著为赤松子与轩辕皇帝的问答录,其中讨论了关于善恶、生死、富贵、贫贱等诸多问题,皆为苍生之惑。其中关于生死寿命一段还是有所启悟的。

黄帝问赤松子:“人一生的寿命应当是多少岁?”赤松子回答说:“人从落地出生,上天赐给的寿命是四万三千八百天,总共为一百二十岁。”在他看来,人生下来的寿命是相同的,只是修德行善不同而致寿命长短不一。他说,人活在世上,有天看着你,地托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地日月监督着你。岁是给你的基数,你的善恶之行都有人在那里给你记着,每行一事都会有相应的加减分,直至寿终。如果岁减完了还不够怎么办,就减到你的子孙头上,所以有的孩子出生并未行恶也会夭折,这是祖上积恶所致。所以古代匾额上都会写“积善传家”,以此为诫。

以前有个县令人家送他钱银,并发誓不入账不声张不外传,你情我愿无人知晓。但他还是坚拒不收,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晓?从此人称“四知”老爷。此“四知”与赤松子所言的积德行善有异曲同工之处。

赤松子说:人做一件善事,精神意志安定;做十件善事,气力强盛;做二十件善事,身上没有病害;做三十件善事,所求的都如已意;做四十件善事,殷实富足,欢娱快乐;做五十件善事,子孙昌盛;做六十件善事,不遭错犯、恶人牵累;做七十件善事,学业显赫高贵;做八十件善事,获得地势的好处;做九十件善事,天神保佑;做一百件善事,天赐予福禄,遇到圣贤;做二百件善事,扬名后世,子孙受禄;做三百件善事,三代子孙享受富贵、好处和快乐;做四百件善事,四代子孙富贵,升迁官职,加受俸禄;做五百件善事,五代子孙加封进爵;做六百件善事,后世子孙代代忠孝富贵;做七百件善事,后世子孙代代出贤人哲人;做八百件善事,出有道德之人;做九百件善事,出圣人;做一千件善事,列入仙班。

反之,如果人做一件恶事,心神不安定;做十件恶事,气力虚弱;做二十件恶事,疾病缠身;做三十件恶事,企求不能如意;做四十件恶习事,坎坷不顺,衰败亏损,凡事乖张;做五十件恶事,终身没有配偶;做六十件恶事,灭绝子嗣;做七十件恶事,阴间鬼魂来谋害;做八十件恶事,会有火灾水灾,意外地烧死溺死;做九十件恶事,贫寒困厄,体弱多病,生疮长疥,患风癫病;做一百件恶事,恶劣天气侵害,意外事件牵累,受刑法制裁,凶险死亡;做二百件恶事,恶劣地气侵害,盗贼成灾;做三百件恶事,代代出下贱人;做四百件恶事,后世代代子孙贫贱乞讨;做五百件恶事,子孙灭绝;做六百件恶事,代代子孙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傻子、疯子;做七百件恶事,就会生出忤逆不孝犯法的子孙;做八百件恶事,出叛臣逆子,株连灭掉亲族;做九百件恶事,出妖孽之人,整个家庭被灭掉;做一千件恶事,代代子孙身体奇形怪状,连禽兽样子都不如,恶贯满盈,殃及数代。

因善得报之说在《了凡四训》中也同样有表述,了凡大师因一生行善而子孙延福,传为佳话。在儒学中,从朱熹的《治家格言》中开始,也都有训诲。故之,综看释、儒、道三教之文化,归根结底一个字:善!一切福缘、因果、报应皆源于善根之深浅。

因而黄初平生于乱世,却因善而生,为善而修,行善而名,自修得善缘之时,便以“普世劝善”为使命,行善千万,天下名扬,列为仙班,世代敬仰。

那么黄大仙又是如何劝善、行善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1、黄大仙到底是人还是仙

黄大仙是如何从一个牧羊娃成长为神仙的?

黄大仙成长秘笈《赤松子中诫经》到底讲了什么(附白话文)

三白草堂

我写我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j/5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