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常见的“折耳根”,有如此多功效,为抗菌抗肿瘤良药
乡下的折耳根学名鱼腥草,因其搓碎有鱼腥气而得名,原名蕺菜又名截儿根,臭腥草,客家话称之为狗贴耳,是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鱼腥草常见于阴湿处或山涧边。鱼腥草药食两用!
鱼腥草全草可入药,味微涩、辛,性微寒,归肺经、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常用于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相关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从鱼腥草中提取所得的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
2、抗肿瘤作用
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却有增高。
大家认识这乡下的折耳根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