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而来,百草采回人间

鸡矢藤治痛,三白草治伤,乌龙泡消炎,多年采药,刘秉义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哪种药叫什么,长什么样,有什么药性,疗效几何他都了如指掌。虽然年过六旬,在大山里行走,依然健步如飞。

刘秉义出身在一个采药世家,算上他,家里五代人都以采药为生。八岁那年,刘秉义跟着祖父识中药,祖父当年在道吾山的庙里学过炼丹,一身经验都传给了他。年,刘秉义当知青下放到浏阳达浒,在当地药堂先后跟了九个师父,集众人所长,融会贯通,终成一家。

年,刘秉义被分配到浏阳麻纺厂工作,附近的人都知道他会采药,药店里配不齐药的时候,就会去找他,刘秉义就利用工作之余去到全国各地采药。官桥、青坪、韶关、高坪、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峨眉山……每去一个地方,总有收获。在采药人的眼里,人迹罕至的山岭深处,就是一处大宝藏,有山就有药,有药就有他们。

浏阳市区15里外的杨溪皂,刘秉义经常去

许多药都长在石壁上,都是人迹罕至难找的地方

每次进山就是一整天,出发前先得熟悉地理情况

现在环境破坏严重,很多药材越来越难找

多年来,刘秉义把各地采回来的药材都安放在家里。院子里、屋子里不下三千种中草药,一些来之不易的药材,或者是远方的珍稀品种,刘秉义就会想方设法栽种在自家的院子里。除了药材,刘家还留存着上百本古药书。有些书的成书年代已经模糊难辨,有些书从祖父那里传下来的,书中记载着一些古方子和药材典籍,涉及外科、内科处理中各种药的配法,刘秉义把它们看得比宝贝还重。

古书中有一手抄本,记录着刘氏一族最初从事的是“郎中”职业,每个继承人在五六岁时就先学会认药,慢慢发展,家族就以采药为主了。刘秉义的儿子也是自小就继承了这一传统,13岁开始便跟着父亲上山采药,大学毕业后就在家里把一楼的房间改装成药馆,帮着父亲做些药材加工。

破旧发黄的古药书,刘秉义休息时都会翻看

古书中有各类中药外形、药性、药理等方面的描述

儿子刘亮负责加工父亲采回来的草药,分门别类整理好

刘秉义今年61岁了,还是爱往山里跑,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山里头,有时候带着徒弟,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渡水、攀岩、寻寻觅觅。

采药人家,以药为生。随着西医在中国的普及,加上采药毕竟辛苦,而且门槛也高,做为过去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采药这一行当是日渐凋零。可最近这些年,因为野生草药价值独特,刘秉义一家的收入还不错。不管世界怎么变总会有一些山,山上会生长出草药,也就总会有一些人跋山涉水而来,将它们采回人间。

市井小礼

《市井发现》“一个地方”板块探访湖湘地方风情,带回当地的各色乡野美食,组成“市井小礼”,回馈给朋友们,参与互动,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的“市井小礼”。

本期送出8份宁乡·特级沩山毛尖(价值68元/包)

参与

?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zz/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