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吃重点是有毒鱼腥草,怀揣独门暗器的

黑暗料理千千万,餐桌常见就几款。

评选常见的难吃蔬菜,香菜、苦瓜、韭菜经常雀屏中选,而鱼腥草的黑暗度远超它们,地位犹如蔬菜界的榴莲。

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

三白草科,蕺(jí)菜属。茎扁圆形,皱缩而弯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处有须根残存,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上面暗绿或黄绿色,下面绿褐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项生。搓碎有鱼腥气。

鱼腥草可以提炼挥发油,那股奇特的鱼腥味,主要来自它挥发油中的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对我等受不了鱼腥草的人来说,这个成分实在是要人命。别说吃,就买一把放在厨房里,房子一秒变死鱼塘,对,不但是鱼塘,而且是漂着死鱼的,鱼塘!

鱼腥草在中国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新疆对天南海北的料理本来就有天然包容,所以几乎毫无芥蒂地接收了这个菜,不管超市还是菜店都不难见到。

凉拌吃、炒菜吃,对不喜欢鱼腥草的人来说,光它散发的那股腥味就足够赶客。但鱼腥草爱好者宣称:鱼腥草吃起来根本不是闻上去那样的!自带天然香气,鲜甜清新,超级好吃。

啥?好吧,求放过,反正我的内心是拒绝的,自从鱼腥草进入常见蔬菜界,我再也没法自称啥菜都吃了,我的一世英名……

有一个证据也许可以证明鱼腥草其实没那么难以接受:鱼腥草不是什么现代人追求新奇特的新事物,它原产中国,在古代叫做蕺(jí)菜,属于南北通吃的常见蔬菜。

鱼腥草里的癸酰乙醛,味道吓跑一群吃货,却是鱼腥草的药用价值所在。它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所以民间说吃鱼腥草抗菌消炎,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绝对不建议以大量食用鱼腥草的方法来消炎。首先,你真有炎症的时候,吃药肯定更快。

其次,鱼腥草这个植物是真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一下子吃太多可能会让你中毒或过敏,进医院也是可能的,嗓子疼之类的小病没好,送你一个大病,岂不吃亏。

大家可能还记得小时候感冒会打一种针,叫鱼腥草注射液。现在你肯定见不到这种药品了,10年前,因为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鱼腥草成分的注射剂引起了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于是停用,目前至少不允许静脉注射。含鱼腥草的口服药物等则不受限制。

鱼腥草注射液的致命机理可能有注射液中杂质的问题,未必出在鱼腥草自身。但鱼腥草还有一种实打实的毒素——马兜铃内酰胺,是鱼腥草最大争议的来源,这种毒素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可以诱发肾癌。

俗话说,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大多数所谓毒素,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毒性,达不到量的话吃下去毛事没有,人体自己能代谢掉。但马兜铃内酰胺是这样的:它并不能被人体代谢,即使每次摄入的量非常少,也能在体内缓慢累积。

所以,如果你非常在意鱼腥草的肾脏毒性,那么大可以戒掉它。如果你觉得,反正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又不光鱼腥草这一种(说实话,抽烟喝酒的危害要命得多),而且你就好这一口,那么继续吃也是一个可选项。

毕竟,鱼腥草只是含毒,但毒性很低,它日积月累的效应,作用在不同人的身上,也可能并不是那么突出。实话实说,目前并没有确凿的流行病学报告证明常吃鱼腥草会患肾癌。

另外据北大王海燕教授等年发表的调查报告,在流行鱼腥草的西南地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但这并不能简单得出鱼腥草导致慢性肾病的因果关系。

所以,鱼腥草到底能不能继续吃,其实还是流行病学家们要继续弄明白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只是,防止过敏,不要一次狂吃太多哦。

参考文献

《舌尖上的风险》

文/Eva

图/维基百科、昵图网

编辑/Eva

如果觉得有趣,欢迎







































灏忓寰楃櫧鐧滈鎬庝箞娌荤枟
鍝堝皵婊ㄦ不鐤楃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tx/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