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个体化治疗方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2/5715351.html
用心写好文,推好地儿,总会有人知道~
自从知道豆丁长出上唇系带后,我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生活恢复了正规。直到发了文章才发现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
看到这条留言后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几乎每个孩子”这几个字再次深深刺到我的心里。难道孩子在换牙期间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那还会有多少像我一样心急或者不明缘由的家长带孩子过早做了手术?
赶紧给这位医生留言,她很快给我回复了。
我有点不敢相信,但她的回答又让我不得不信。再翻到文末留言看了一下,更是觉得有必要把孩子上唇系带和牙缝的事情说清楚。
虽然我很能理解做过人的心理感受,看到这篇文章也许会更加后悔,就像我电话采访两位医生时,问得越多越仔细就越难过,忍不住又自责到飙泪一样……
但是事已至此,毕竟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能利用自己微薄的影响力让更多没必要做手术的孩子少遭一次罪,也能让更多家长明白做与不做的必要性。
▼
这次采医院的夜文敏医医院的冯洁医生。能采访到她俩纯属巧合,她们刚好是“重过童年”的读者,因为看到了这篇文章(详情点这里?给豆丁做了场小手术后,自责到失眠、情绪崩溃),有了讨论与反馈才促成了这次采访。
夜文敏医生(现就任于空军第医院口腔科)
个人经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毕业。年继续攻读正畸博士学位。年-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留学,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牙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及联合培养博士。年继续就任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专业预防医学博士后,主要方向是青少年牙齿矫正的预防管理,以及健康导向的口腔预防管理。现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口腔正畸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口腔急诊委员会青年委员。
冯洁(现就医院)
个人经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毕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哲学博士在读。同时任职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世界正畸联盟会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心理专委会委员。
下面的问题我是从上唇系带展开,又扩充到更多关于孩子牙齿的普遍性问题,因为想利用这次机会尽量多地帮助更多处于困惑的家长。如果还有个别没有涉及到的疑问,大家也可以直接文末处留言,我到时再请两位医生帮忙来解答。Q1:小朋友在换牙期间多数都会经历类似“外八字”的“丑小鸭”阶段?
A:是这样的,每个孩子在换牙期都会有一些暂时性的错颌特征,我们通常把这个时期称为“丑小鸭”阶段。其中最让家长无法忍受的可能就是门牙出现大大的缝隙,还呈外八字型。不过家长无须过多担心,因为这种现象都是暂时性的,随着孩子生长发育,一般可以自行调整,无须干预,只需观察。
Q2:那有没有缝隙的评定标准?因为当时帮豆丁做手术时医生也提到了,说我们的缝隙太大,必须要干预。我还专门用尺子给她量了一下,最宽的位置有4毫米。
A:一般情况我们不会单独就门牙的缝隙宽度去做一个评定,大部分孩子的缝隙都在2到4毫米。而且它的缝隙产生是因为牙齿切端比较大,就像外八字一样,这种形态就是切端大。然后牙齿的颈部就是牙冠的上面牙龈部位就会聚拢的比较小一点儿,所以这个尺度并不标准。一般来讲,我们一定要等到侧切牙的完全萌出,或者拍了全口曲面片子,排除多生牙后,有了综合评估才会说缝隙是否正常的结论。
Q3:如果已经做了,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之后大笑时会不会露牙龈?
A:已经做过了就不要太纠结了。如果孩子本身上唇提肌力量较大,切除唇系带后确实会导致大笑时牙龈暴露增多。但一般来说,露牙龈笑的主要相关因素还是遗传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不用过度担心,即使有这种情况,之后也可以通过正畸或外科手段来解决。
Q4:上唇系带多低才叫低,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干预?如果需要干预,那年龄应该是几岁?
A:建议有条件的话到口腔正畸科或者颌面外科就诊,让医生来判断肯定是最可靠的。以下几点也可以帮助家长初步进行一个判定:上唇系带向下延伸至门牙间隙之中;提拉上唇,如果有明显的阻力感;上唇如果有外翻现象,或者唇高不足。
Q5:现在很流行做龋态检测,有必要做吗?对是否容易产生龋齿有参考价值吗?
A:龋态检测实际是一个龋病的风险评估,它对了解孩子龋病的分级管理是有积极作用的。建议家长在时间和经济成本允许的情况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检测,方便早知道孩子的龋齿是否有多发的可能性。
Q6:新牙边缘为什么会有锯齿状,可以自行消退吗?
A:新长出的牙呈锯齿状是正常现象,这是牙齿正常发育的结果:医学上称这些锯齿状物为切嵴结节,医生可根据这一点判断该牙是乳牙还是恒牙。随着孩子的生长,牙齿使用时不断地磨耗,一般2-3年锯齿状的边缘就逐渐变平了。
Q7:孩子换牙后牙齿特别大,没有关系吗?
A:当乳牙脱落,恒牙逐渐萌出时,个头肯定是会比乳牙大。恒牙过大有没有关系取决于牙齿的大小和牙槽骨的尺寸是否匹配,只要牙量和骨量协调就没有关系。就好比大客厅摆大沙发,小客厅摆小沙发。
Q8:孩子4岁,说话不清很含糊,有医生说让剪一下舌系带,那要不要剪?
A:正常情况舌尖前伸的时候应该呈V形,如果孩子舌尖伸出呈W形,并且不能上抬舔到上颚,多半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Q9:平时很注意孩子牙齿清洁,但为何每年都有新增的龋齿?有没有好的预防龋齿的方法,孩子补牙太受罪了。
A: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是家长真的清洁干净了吗?很多家长觉得刷牙很仔细,时长也够,但是用牙线了吗?牙齿缝隙是最容易堆积食物残渣的,如果不使用牙线,日积月累肯定会有影响。第二个方面则涉及到基因问题了,如果孩子牙齿保护层发育的不是很好,那这个发育呢,是跟发育学相关了,可能是先天家长的遗传因素。再者,孕妇在怀孕时,也就是在宝宝牙釉质发育的阶段时营养没有跟上,也会有所影响。这就跟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不好,外界的病毒再一多,免疫力系统低下的孩子肯定容易生病是一个道理。
Q10:孩子换牙慢要不要干预?或者补钙可以吗?A:在孩子的换牙期千万不要盲目补钙,除非你已经查过微量元素,确诊孩子是缺钙。我们经常见孩子大门牙掉了以后很长时间恒牙长不出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牙龈过厚,这种时候需要把牙龈切开一刀,减轻恒牙萌出的阻力,帮助牙齿正常的按时替换。Q11:孩子的牙齿不齐时应该什么时候去矫正?A:如果是乳牙存在地包天就是反颌,那么在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就诊,这样可以减轻将来孩子的骨骼发育畸形。其他的情况,单纯的牙齿不整齐,可以等到医院就诊。Q12:孩子晚上睡觉总是张嘴呼吸,用胶布贴嘴睡觉靠谱吗?A:靠谱,口呼吸贴是用来改善睡眠口呼吸时的一个工具,很好用。现在淘宝上都能买到,我自己的孩子也在使用。Q13:牙床外凸,怎样的程度需要矫正?什么时候矫正最合适?
A:如果看到孩子有外凸趋势,我们首先要看孩子的父亲、母亲,或者他们祖父,祖母这两代有没有外凸的遗传因素。如果有的话,孩子很有可能以后也会朝这个趋势发展。我们一般都会建议家长极早控制牙齿外凸。如何控制呢?这个就有一些功能性的辅助治疗,像有功能性的矫治器来阻挡上颌前突的矫治器,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不同,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去定制专属于他的矫治器。
Q14:孩子有深覆合的现象,什么样的程度需要矫正?
A:深覆合就是前牙咬的比较深,上牙把下牙全都盖住了,有的甚至都看不到下牙,这种程度当然要干预。至于比这个程度轻的深覆合是否干预,就要看每位家长的考量。在我们专业医生的眼里,只要超过正常都需要干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一个是精力和时间,还有就是经济上面等因素,他们都会对孩子有一个能容忍的自我评定,那就要以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量是否需要矫正。但是,如果有些深覆合不干预的话,咬肌的力量会越来越大,那深覆合的程度就会越来越深,只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变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一个相互消长的关系。还是建议在上牙盖住下牙牙面的2/3以上作为一个临界点。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的话,可以做一些早期的机功能训练和干扰机功能的一些矫治器。如果年龄大已经换过牙了,就要使用固定矫治或者隐形矫治。
写在最后的话:关于豆丁上唇系带这件事只能说往事不堪回首,即使知道她已经长出来了,但我都不敢再看第二眼,好怕是一场梦。而在这次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地越细致越为当时的鲁莽而难过。周五发出的第一篇文章也正是出于提醒大家对于孩子的问题,尤其牵扯到手术,一定要多方考虑,彻底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的想法。而这一篇,我尽量搜集整理出关于孩子们牙齿的普遍性问题采访了两位医生,感谢她们在百忙之中答疑解惑,也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专业、公正的参考。拓展阅读:
1,牙疼起来真要命!没想到豆丁也有补牙的一天…
2,拔颗智齿吓破胆,生个孩子却坦然
3,给豆丁做了场小手术后,自责到失眠、情绪奔溃
重过童年
作者
宅麻麻
个人号
chongguotongnian03
曾是《瑞丽》杂志服装编辑
现在是爱带娃、带娃疯
全职码字的宅麻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