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都人亲亲热热叫着的,其实全是它们的绰号
作为一个成都人,从小到大,你肯定听说过很多耳熟能详的乡土植物名。比如说酸酸草、暴疙蚤树,盅盅籽儿、蛇泡儿、官司草、鸡眼睛、猪鼻拱、鸭脚板儿、痒痒树之类的。这些植物名字用我们成都话念起,多有亲切感的。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异地他乡,一旦想起这些带到我们四川话口音的植物名字,就有了一种怀念家乡的亲切感。
成都是一个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的城市,走到成都的街头巷尾,经常就听到有人用我们成都话说,“快来看,这个痒痒树开的好好哦。”“嗨呀,居然我们门口都有人在卖盅盅籽儿,我几十年都没有吃到过这个东西咯!”“好烦哦,这个暴疙蚤树果果把人家刚刚换的新裙子都整脏咯。”
那这些听起来无比亲切的乡土植物名称,它们本来的名字是啥子喃?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植物名字理麻下,看你认得到好多种,是不是了解它们的本名,顺便来科普一下这些植物的知识。
1
猪鼻拱(折耳根)---蕺菜辩识难度0
它是我们大多数成都人的傲娇,一部份外地人恨之入骨的异端。对资格的成都人来说,认识猪鼻拱的难度为零。我们成都人就算是远在天边海外,对这种有着浓烈土腥味,乡土气息十足的猪鼻拱都会恋恋不忘,不管是它略带紫红色嫩白的根茎还是阔卵形叶片,都是成都人舌尖上不可替代的美味。猪鼻拱还有人喊它叫猪屁股,更多人叫它折耳根,不过这些都不是它的大名,它的正名叫蕺菜,来自三白草科蕺菜属。《中国植物志》这样写道:蕺菜,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可见编写者对折耳根一定是苦大仇深至极了。图1:蕺菜2
酸酸草---酢浆草辩识难度★
基本上没得哪个人会说自己认不到酸酸草,草坪田坝院子头到处都得到它们。酸酸草是我们成都人对各种酢浆草的统一说法,顾名思义酸酸草不管是叶子还是杆杆都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小时候,好多费头子娃娃都放到嘴巴头嚼过。其实酸酸草是个极为庞大的家族,成员多得吓死人,全世界差不多有种,但主要分布于南美和南非。我们国家常见有5种,而且其中2种还是驯化的外来种。在成都,户外常见到的酸酸草有三种,开红色花的红花酢浆草、关节酢浆草和开黄色小花的酢浆草本尊。这三个种咋个分清它们喃?酢浆草本尊经常藏到杂草地头不太招人注目,它的小花是黄色的。红花酢浆草的花瓣红色,花心心是绿色的,关节酢浆草的花瓣红色,花心心是深红色的。我们常在公园头看到大片大片红心心的酸酸草基本上都是原产南美的关节酢浆草哈。图2:关节酢浆草3
痒痒树---紫薇辩识难度★
对成都人来说,痒痒树的辩识难度也很低。这种树的树干越老越光滑,用手轻轻去给它扣痒痒,全株会微微颤动。好多人也晓得痒痒树的大名叫紫薇,这个紫薇不是尔康家头的那个紫薇,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植物紫薇。痒痒树花色鲜艳美丽,不但花期长,而且寿命长,经常有树龄有达年的,在我们成都早就广泛栽培为庭园观赏树,还有盆景桩头供观赏,花期可以从6月一直开到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图3:紫薇4
暴疙蚤树---女贞辩识难度★★
在成都,女贞是最常见的行道树,但是成都人爱叫它暴疙蚤树。这个名字不晓得是不是密恐患者给取的,在六月开花的时候,满城都可以看到女贞花密密麻麻白色圆锥花序,每一个花序上开满了一朵朵小小的女贞花,花香浓郁,实在让人会有闷得心慌的感觉。暴疙蚤树结的果果也是密密麻麻的,秋天的时候,果子常常掉到地面上和掉到停到树下面的车顶上,很容易污染地面和车漆,清理起来也很麻烦。同一种树,暴疙蚤树和女贞大俗大雅两个名字确实有点让人接受不了。成都栽植女贞历史已久,古人认为:“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就是说女贞不惧冷、四季长青,它的特点符合我们中国传统观念,然后就赋予了它这个雅致的树名。在上世纪80年代,女贞是成都市的主要的行道树之一,当年评选成都市树的时候,女贞惜败于银杏,暴疙蚤树差点就当选成都代表植物。图4:女贞5
蛇泡儿---蛇莓辩识难度★★
蛇泡儿也是小时候就喜欢耍的果果了,为了怕娃儿胡吃乱吃,大人总喜欢把这种结着红果果看起来很诱人的蔷薇科植物和蛇联系起来,吓唬小孩说这种“蛇泡儿”是蛇才吃的果果,有毒,而且长着蛇泡儿的地方就有蛇。蛇泡儿的大名叫蛇莓,是蔷薇科蛇莓属的植物,春日草坪里常见,它的花瓣是黄色的,圆果果红艳艳的。其实蛇莓看起来红通通的“果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果实,而是半球形膨大的花托。而它真正的果实像一粒粒芝麻一样长在红色的膨大球球上,很小扁卵形,里面有一个种子。蛇莓本身是无毒的,不过口感实在是寡淡无味,不值一提。图5:蛇莓6
6
瓶刷刷树---红千层辩识难度★★
“看稀奇看古怪,树上居然长了个瓶刷刷!”这个大多数人对桃金娘科红千层的直接印象,所以瓶刷子树的名字也极为形象。红千层是一种外来植物,原产澳洲。在成都园林上运用很广,街头和公园常常可见。它的花期也很长,长得像刷子毛毛的大多是它的雄蕊和围到雄蕊中间的一根雌蕊柱头。五六月间开花时,满树就像长满了红红的瓶刷子。图6:红千层7
7
鸭脚板儿---鸭儿芹辩识难度★★★
鸭脚板儿的大名叫鸭儿芹,是伞形科鸭儿芹属的植物。通常为3小叶;中间小叶片呈菱状倒卵形或心形,看起来就像鸭子脚板一样。鸭儿芹在春天的野外很常见,当地人常采摘青翠嫩绿茎叶作菜,芳香特殊口感甚佳。但须提醒吃货朋友们注意,伞形科是个很大的科,有很多有毒植物,又长得很相近,如果你认不到它,千万不要乱认乱吃哈。图7:鸭儿芹8
盅盅子儿(鼻涕果)
---南酸枣辩识难度★★★★盅盅子儿大名南酸枣,不过它和鼠李科的大枣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很少人知道它其实是漆树科南酸枣属的植物。现在好少听到有人再念叨盅盅子儿这个东西了,但是在好多年前,在学校大门口,每当放学的时候,总是有一堆娃儿蹲到卖盅盅子儿的摊摊上,仔细的挑选,总想找到一颗又大又甜又粘的果果。盅盅子儿吃起来也是粘乎乎的,所以也被叫做鼻涕果。吃完外面粘粘的部份,可以发现它里面硬硬的果核顶端还有5个小孔,果核还可以做成手串玩。现在,盅盅子儿早已从小孩子的视野里消失了,不过,我们的零食里却多了一种叫南酸枣糕的熟悉糖果。图8:南酸枣9
牛奶子---菱叶冠毛榕辩识难度★★★★★
牛奶子听上去就很好吃的样子,说实话,这种野果的味道是极赞极甜的。切开这种植物的叶片、果实、枝条,均可溢出牛奶一样的白色乳汁,这也就是“牛奶子”名称的由来。牛奶子来自桑科榕属,我们最常见到的无花果就是榕属的植物,这个属最大的特点就是果实是隐花果,我们的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它的花,它们的花开在由花托发育而来的果子内部。牛奶子的大名叫菱叶冠毛榕,是中国西南特有的物种。图9:菱叶冠毛榕10
鸡眼睛---野鸦椿辩识难度★★★★★
野鸦椿在四川被叫做鸡眼睛树。每年秋天,野鸦椿的果实会布满枝头,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皮反卷,露出鲜红色的内果皮,黑色的种子粘挂在内果皮上,就像一个个鸡眼睛一样,让好多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感觉十分奇特。野鸦椿在成都周边的山野常可以见到,它挂果的时间很长,从外果皮变红到果皮脱落时间可以长达半年,大家不妨在秋日户外游玩的时候,顺便找找鸡眼睛树。图10:野鸦椿11
仙客来---居然本名叫猪面包
辩识难度★惊讶指数★★★★★“仙客来”算是成都花市中最常见的早春花卉了,“仙客来”这个如有神助且朗朗上口的名字,来自属拉丁学名Cyclamen的音译,这个译名真称得上是植物译名中“信达雅”的典范。仙客来并非中国本土植物,如同许多喜闻乐见的外来花卉名一样,仙客来来到中国后有了极为讨喜的名字。其实在它的欧洲原生地,仙客来在英语中是Sowbread,法语Pain-pourceau,意大利语Pan-porcino,无论是在英语、法语还是意大利语中都有着共同的意思,大概是因为野猪很喜欢将仙客来圆圆的球茎从土中挖出来当做食物的缘故,仙客来有一个极为通俗易懂的名字,那就是猪面包。啥子喃?猪面包!许多第一次知道真相的人眼泪花都包起打转转了,仙客来突然从高高在上的翩翩仙子猛的跌落到连野猪都可以拱来啃的猪面包,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图11:仙客来知识点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俗名也好还是它本来的植物中文正名也好,这些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学名哈,植物的名字通常可以分用于学术交流的学名和大众交流的俗名。植物真正的学名是拉丁文学名,为了植物名称的统一和稳定,采用拉丁文的双命名法成为世界各国植物学家命名植物的准则。就像我们开头提起的猪屁股,不管你叫它折耳根还是鱼腥草,或者就算叫它在《中国植物志》里的中文正名---蕺菜,这些都叫俗名,都不是它真正的学名。蕺菜的真正学名是HouttuyniacordataThunb.任何一种植物无论在不同的国家有多少个不同的名字,但他的拉丁学名只有唯一的一个,这种学名不受地区、国别的限制,为全世界所通用。从而避免了“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不同地方不同叫法的混乱现象,有了规范统一的拉丁学名才使植物学的研究从此走向世界。小知识:另有成都常见植物方言名及对应中文正名如下:格桑花(秋英)、玉麦/包谷(玉蜀黍)、断肠草(紫堇)、粘粘草(苍耳)、鹅儿肠(繁缕)、炮打四门(朱顶红)、老虎脚板(毛茛)、棉花草(鼠麴草)、狗脚迹(地桃花)、猪殃殃(拉拉藤)、婆婆针(鬼针草)、拉拉藤/锯锯藤(葎草)、官司草(牛筋草)、活麻(荨麻)、狗尾巴儿草(狗尾草)、金弹子(乌柿)、巴毛草(荻)、猫儿眼睛(泽漆)、绸子花(虞美人)、太阳花(大花马齿苋)、棋盘花(蜀葵)、地雷花(紫茉莉)、指甲花(凤仙花)、黄桷兰(黄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地瓜儿(凉薯)、鸡爪爪树/拐枣儿(枳椇)、大金钱草(过路黄)、婆婆针线包(萝藦)、磁姑儿(荸荠)、狗地芽儿(枸杞)、麻柳树(枫杨)、巢菜(救荒野碗豆)、水冬瓜树(喜树)、酸猴儿/肥肉草(异药花)、鸟不宿(枸骨)、脚板苕(参薯)、藤藤菜(蕹菜)自然足迹,博物成都,迎北京中科医院爆光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