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在四川又名折耳根),中药名。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于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01
药材功效
《名医别录》记载
:辛、微寒、入肺经
:清热解毒消肿
:肺痈、吐脓血、久疟。外敷、熏洗痈肿恶疮
02常用方剂●常见剂方
1、为治疗肺痈(肺脓疡)和大叶性肺炎。有发热、咳嗽咳吐腐臭脓痰者,常配桔梗,加强祛痰作用,方如鱼腥草桔梗汤。病情较重者再加配苇茎汤,日中还可用鱼腥草煎汤代茶,加强消炎利尿作用。
2、试用于治疗肺癌,配冬葵子、土茯苓等,方如鱼腥草冬葵子汤,效果待一步观察。又治疗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也可试用此方。
此外,治湿热下泻(急性肠炎、痢疾)也可用鱼腥草。
用量:15~30g。不宜久煎。
处方举例:1、鱼腥草桔梗汤:鱼腥草30g、桔梗15g,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2、鱼腥草冬葵子汤:鱼腥草18g、冬葵子30g、土茯苓30g、旱莲草18g、飞天蠄蟧18g、甘草0.5g,水煎服(注:飞天蠄蟧为广东草药)
●凉拦鱼腥草
1.将浸泡后的鱼腥草控干水分,手掐成小段备用;蒜去皮切茸状、生姜切茸状备用;干红椒去蒂去籽斜切成圈状备用
2.锅内注入花椒油(2勺左右)加热,将红椒圈略炸至酥香捞出,铺在装有姜茸蒜茸的小碗里,油继续加热至冒烟,趁热浇在小碗里,将姜蒜的香味激出
3.碗里添加盐、白糖、香醋、香麻油、豉油、头抽拌匀
4.将混合调味汁浇淋在鱼腥草上,充分拌匀,直接食用或稍加腌制入味后食用
为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鱼腥草生吃(如凉拌),可以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鲜鱼腥草泡水当茶饮可消炎解毒,缓解扁桃体炎、咽炎等症状。很多地方食俗中,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
03使用禁忌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任何事都具有二面性,鱼腥草虽好,但也有禁忌1.由于鱼腥草本身性属微寒,体寒者,孕妇,中老年等身体较弱的人群不适宜食用鱼腥草,应不吃或少吃
2.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过度多食鱼腥草不仅不能清热止咳,还可能加重咳嗽等症状
3.如果长期多食鱼腥草,按中医养生来说,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损害阳气,导致精神不振,颓废无力,所以一定要注意食用的量
04药材小故事蕺山,即今浙江绍兴,古为越都,是越王采食蕺菜(鱼腥草)之地。多年前,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战争多年。公元前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和夫人成了吴王的奴仆和臣妾。三年后,勾践卧薪尝胆,节衣缩食,上山采蕺(鱼腥草)为食,后由弱变强,打败了吴。正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明末清初毛奇龄咏《蕺山氏珠寺》云:
古殿依嵯峨,春风似永和。
龙归华藏远,僧把戒珠多。
旧巷看巢燕,清池想浴鹅。
前王曾采蕺,霸业近如何。
年前金代名医张元素用鱼腥草治疗好了名医刘完素的伤寒病,故得以扬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心人中幸存56人,其中有两个被认为是不可救的放射病患者,经鱼腥草治疗后挽救了生命。
年在西南边防保卫边境作战中,一个战士因重伤脱队,在既无粮又无药的情况下,自己采食身边的鱼腥草充饥,数天后归队,伤口没有感染。后经研究,定向发酵成低度的营养保健酒,可增强免疫力、抗癌、美容、抗衰老、抗感染、对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神经衰弱、脱发有明显疗效
?对话框中输入下列病症?
获取疾病的病理、症状、诊疗方案
回复“穴位图”免费领取人体穴位图
头痛感冒高烧支气管炎哮喘咽炎咳嗽过敏性鼻炎肺炎痛经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乳腺炎慢性盆腔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膝关节炎心律失常(心悸)脂肪肝肾病综合症尿道炎前列腺炎早泄神经衰弱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失眠腹泻湿疹雀斑青春痘小儿厌食症口舌生疮牙痛
本文由[益家艾订阅号]整理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引用,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