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的美食与习俗擂茶奇葩独秀黎川上

作者:阿刚

擂茶是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的根,曾风靡过全国许多地方。擂茶以古老纯朴见奇趣,以美容保健、延年益寿见奇效,自古闻名遐迩。

擂茶是茶文化艺苑中的一枝奇葩,而黎川擂茶却是这枝奇葩中的独秀。至今印尼、日本、港、澳、台、江西黎川、赣南、福建将乐、宁化、清流、广东揭阳、湖南桃源、安化等地区的客家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有吃擂茶的习俗。他们在制作擂茶方法上大同小异,都是将茶叶、大米、姜、芝麻、豆子、花生等佐料放在擂钵中一起擂成糊状后,用开水冲,然后一碗一碗的分而食之。而黎川擂茶在制作方法上与其他地区不同,黎川擂茶独秀之处就是把“茶渣”和“酥佐料”(黎川人称香料)的制作分开,形成了全球唯一的黎川特色。黎川擂茶的习俗也自成体系,功效奇特。在繁荣盛世的今天,古朴的黎川擂茶跟上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发展,光大。古老的黎川擂茶也有了崭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和谐茶”。

一、擂茶溯源

擂茶历史悠久。

秦大将司马错,生卒不详,战国秦受阳(今韩城人),司马迁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年),奉命攻打楚国,屯兵沅水之南。在与湖南桃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筑城墙时,民间就有“苦羹”流传,“苦羹”就是擂茶的老祖宗。公元前年有“苦羹”流传,那么开始吃“苦羹”的历史就更久远了。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筒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制作的茶饼,并成为宫廷贡品的记载,这就是有关擂茶最早的文字记录。因为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墓葬,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年)葬。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广雅》作者张楫,字雅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人,在魏明帝太和年间(-年)任博士。这时人们就知道擂茶有醒酒,提神的功效。

唐朝全国统一,交通发达,国力强盛,饮茶风尚在全国传播。唐太宗大历五年(年)在顾诸山(今浙江长兴)设贡茶院,派使监造宫廷茶,有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的记录。

封演(生卒不详)今河北景县人,天宝中为太学诸生,十五载(年)登进士第,撰有《封氏闻见记》书中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人自怀挾,到处煮饮,从此传相仿效,逐成风俗。”唐朝有朝廷对茶事的重视,有佛教禅宇的推波助澜,使得茶文化在全国蓬勃兴起。同时擂茶也兴盛中原和全国许多地方,促进了擂茶的发展。

《陆羽大传》中,丁文先生详尽的描写了竟陵龙盖寺,僧人饮茶已纳入日常生活的仪规。配备了专门的施茶僧和茶童,并专门设置茶寮。“执事僧待智积洗漱停当,穿戴齐整,便走到法鼓前,合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扬起鼓槌,长击一通。此时天未大明,鼓声响彻寺宇,在夜空中荡漾。于是,五十余间僧房门陆续打开,吱吱呀呀,响成一片,僧人女尼朝着茶寮,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出茶寮后人人手里多了一碗既提神止渴又可当早点的茶汤,——说是汤,又很粘稠。龙盖寺的煮茶法虽很新潮,不同于民间时兴的茶粥,但茶中仍加有酒米、椒盐、花生、芝麻之类的佐料。”当时盛行的“茶汤”,粘稠一点就是茶粥,稀一点像汤一样,就是沿袭至今的擂茶。茶粥和擂茶的区别,主要是制作时米的用量多少,米多则粘稠就是茶粥,米少则稀就是擂茶。黎川擂茶传承了古老“茶汤”的精髓,请客人吃擂茶叫“烧茶”,客人来了,主人则“汤”一碗擂茶给客人吃,再吃一碗,则叫再“汤”一碗。这种“汤”擂茶的叫法是普通的叫法,在老年人中有“汤茶”的叫法。“汤”擂茶和“汤茶”,就是古老擂茶流传至今的最好佐证。

宋代饮茶源于晚唐五代的饮茶风尚,五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原一带虽然战事不断,但部分地区却还安逸,战争虽残酷,但文化交流却不断产生和发展。闽茶逐渐为天下人所知,闽茶以其崭新的文化风貌,取代了唐朝苦心经营的顾诸茶,在饮茶方法上摒弃了茶圣陆羽的煮茶法,而代之以建安的点茶法。由于点茶法的推广和兴盛,中原地区以及全国许多地区的擂茶也受到冲击,兴盛的擂茶逐渐消退。

《都城纪胜》是耐得翁介绍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书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特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者盐豉汤,暑天兼卖杨梅花酒。”这一时期兴盛的擂茶,在南宋时的茶坊只不过是冬天才兼卖的饮品。

元朝以散茶为主,一般民间品饮的是散茶,但进贡朝廷的仍是龙团凤饼,当时人们仍以团饼茶为天下第一茶的观念。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制作龙凤团茶有扰民之苦,“重劳民力”,因此诏命罢造龙凤团茶,惟采茶芽以进。由于朝廷的诏命,散茶大力盛行。从此开始了冲泡法的历史,使沿袭了千余年的煎茶法画上历史的句号。擂茶也受到严重的冲击,在中原和全国广大地区,擂茶几乎销声匿迹。但这古老的擂茶却在客家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顽强地生存并不断发扬、光大。因为擂茶既不讲究茶的品质,又可以自采自制,既不失茶道之真谛,又不受经济、文化的困扰,所以能在客家人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扎根。更主要的是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解酒、延年益寿等诸多功效。

黎川擂茶历史悠久,黎川擂茶始于何朝何代?是谁发明?是哪个创造?这些历史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黎川擂茶的制作

黎川擂茶的制作主要有二大部分:一是擂茶渣,二是酥香料。

(一)茶渣

茶渣有普通使用的茶渣、臭脚根(鱼腥草)茶渣和玉桂子茶渣。茶渣的主要成份有茶叶、大米、盐、臭脚根、玉桂子等。茶渣的成份一般是茶叶一斤、大米一斤、盐一斤半,臭脚根、玉桂子适量。

1、擂茶渣

茶渣制作的工具是擂钵和年柴,擂钵上口大30公分左右,底部直径约12公分,内避布满辐射状沟纹形成细牙的陶制擂钵。年柴是可食用杂木做成,主要有油茶木等。年柴长80公分,下端刨圆约6公分,上端扁平凿一小孔,系上小绳,不用时可挂在墙壁上。

擂茶渣时,先把茶叶放入擂钵,用双脚或双腿夹住擂钵,双手一上一下握住年柴,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不断的擂动,直至茶叶擂成末状后,倒入小茶盘;再把大米(必须在擂茶渣前四小时用水浸泡好)倒入擂钵,直至擂烂大米;这时将擂好的茶叶末倒入擂钵,加盐、加适量水,擂成糊状,用玻璃瓶或瓷罐装好;这就是黎川擂茶使用最多、最普遍的茶渣。茶渣中盐的成份较多,盐有保鲜防腐作用,所以茶渣存放半年都不会变质。

臭脚根茶渣,是从野外采来的鲜臭脚根,去叶、兜,取其茎洗干净,放入擂钵中擂烂,再加入茶渣,擂匀即可。因臭脚根是鲜草药,所以臭脚根茶渣的保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

玉桂子茶渣,将适量的玉桂子放入擂钵擂烂,再加入茶渣,擂云即可。因玉桂子是中药,所以玉桂子茶渣半年不会变质。

2、茶渣的主要成份

(1)茶叶

茶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之为饮,发手神农,闻于鲁周公……”陆羽认为中国的茶树源于南方,饮茶是从神农开始。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根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年到公元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

茶叶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后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份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有机化学成份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份和药效成份,有机化学成份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纳、镁、铝、钴、鉄、锰、锌、铜、氮、磷、氟、碘、硒等。

茶叶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毒、消食化痰、减肥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降血压、血脂、延年益寿等作用。

黎川擂茶的茶叶主要有“家茶”和“老茶婆”:家茶是种在自家田边地头、山边、水塘边的茶树采来嫩叶制成的茶叶。老茶婆是山上的野茶树和家茶树上采来叶片较大、较老的茶制成的茶叶。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后采头春茶,三月二十后采二春茶,立夏后采夏茶,立秋后采秋茶。

黎川人一般习惯晴天上午采茶,阴雨天不采茶。青叶采回家后,将青叶铺开薄摊于簸箕上,放于阴凉透风处阴干部分水份。当天晚上生旺火,用手在锅里炒青叶。通过高温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除去青叶中的臭青味,使青叶水份挥发呈热软状态出锅。放在簸箕上反复揉擦,揉至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再放回锅内用小火慢慢烘干,即成了黎川擂茶中最主要的成份茶叶。

(2)大米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制成的成品。

大约在五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所以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大米,性甘味平,具有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之功效。

大米含有人体必须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烟酸、及钙、铁等营养成份。大米蛋白质中含有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的80%,蛋白质的可消化性超过90%,均高于其它谷物。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

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资源。

大米在擂钵中和茶叶一起擂烂,汤擂茶时用开水冲后的茶汤,有益气、养阴、润澡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是补充营养的基础。

(3)盐

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具有调味、杀菌、防腐作用。

盐的主要成份氯化钠,在食盐中含量为99%。

盐味咸、性平、归胃、肾经,能调味和中、益肾润澡、泻热通便、解毒引吐、滋阴凉血、消肿止痛、止痒等作用。

(4)臭脚根

臭脚根,又名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脚臭和鱼腥味,故黎川人称臭脚根。臭脚根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西北、华北、西藏部分地区;常年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臭脚根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臭脚根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份——臭脚根素(癸酰乙醛)。臭脚根素是臭脚根主要抗菌成份,对卡他球菌、流感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臭脚根含有桷斗皮甙等有效成份,具有抗病毒和利尿的作用,并且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臭脚根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夏天吃臭脚根茶渣烫的擂茶,有清热解毒杀菌等效果。

(5)玉桂子

玉桂子又名肉桂,常绿乔木,芳香。主要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多于秋季剥取5——10年树龄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

玉桂子性大热、味辛、甘,常吃玉桂子汤擂茶,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

(二)酥香料

酥香料,实际就是炒香料。酥香料讲起来容易,真正酥好就很难。年轻的姑娘、媳妇们都知道酥香料,但总是火候掌握不好。要么酥过了头,酥出来的香料有一股烧焦了的苦味。要么没酥到位,酥出来的香料不香不脆。直至今天,还是由六、七十岁的老娭毑(客家人称祖母)、老阿婆亲自动手酥香料。黎川擂茶的香料十分丰富,主要有芝麻、黄豆、绿豆、豇豆、花生、凤爪、骨子、饭干娘等。

1、炒芝麻

炒芝麻,首先用水洗芝麻,去掉杂质,特别是沙子,洗干净芝麻控干水份。锅里不要放油,用旺火爆炒。待芝麻劈哩啪啦声响完,芝麻颜色微黄,即可出锅。放在茶盘里待芝麻凉后,用玻璃瓶装好盖紧。芝麻是黎川擂茶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香料。

芝麻原称胡麻,据说原产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张骞通西域时引入中国。但现在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

芝麻可提供人体所需的维他命E、B1、钙质,特别是它的亚麻仁油酸成份,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份。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有美容的作用。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脾经,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芝麻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抗衰老等功效。

2、酥黄豆

酥黄豆,先用开水浸泡黄豆,待水温降低后清除杂质,控干水份;将植物油倒入锅内,接着放黄豆用油炸,黄豆劈哩啪啦声响完后,即可出锅;放在盆子里,待黄豆热气退去,用玻璃瓶装好盖紧。黄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黄豆,又名毛豆,中国是黄豆之乡,其种植历史有多年。

黄豆的营养价值最丰富,素有“豆中之王”的称号,被人们誉为“植物肉的乳牛”。干黄豆中含有蛋白质40%,为其他粮食作物之冠,相当于猪肉的二倍,鸡蛋的三倍。

黄豆内含有一种脂肪物质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良好食品。

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黄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黄豆对增加和改善大脑技能有重要作用。

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黄豆,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能清热解毒、营养皮肤、肌肉和毛发,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3、酥绿豆

酥绿豆,先将绿豆用冷水浸泡十五个小时,洗干净,控干水份;将植物油倒入锅内,再放绿豆,用油炸至绿豆全部爆裂后捞出,待绿豆凉后,用玻璃瓶装好盖紧。绿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绿豆,原产印度、缅甸地区,在我国有二千年的栽培历史。中国、缅甸等国是主要的绿豆出口国,绿豆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

绿豆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绿豆所含的单宁能凝固微生物原生质,可产生抗菌活性。绿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有降血压、血脂的作用。绿豆中所含有的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香豆素、生物碱、皂甙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或吞噬功能。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化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绿豆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有较好的治疗辅助作用。绿豆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明目等作用

4、酥豇豆

酥豇豆,先将豇豆用冷水浸泡五小时,去杂质洗干净;将植物油倒入锅内,再放豇豆,用油炸至豇豆微黄后捞出,待豇豆凉后,用玻璃瓶装好该紧。豇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豇豆,原产于中东和印度,我国很早开始栽培,现在全国各地区都有种植。

豇豆能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营养。豇豆含有B族维生素,能够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豇豆所含的维生素C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豇豆所含的卵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豇豆,能增加营养、增进食欲、理中益气、健胃补肾、通利小便、清热解毒。

5、酥花生

酥花生,将花生洗干净,控干水份;将植物油倒入锅内,再放洗好的花生,用油炸至花生脱皮后捞出,待花生凉后,用玻璃瓶装好盖好。花生也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花生又名金果、长寿果、番豆等,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人我国,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0%——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花生中还含有A、B、E、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氨基酸、胆碱和油酸、脂肪酸、棕榈酸等,可见花生的营养丰富而又全面。

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花生,能增加营养、增强记忆、延年益寿。

6、酥凤爪

酥凤爪即酥鸡脚,锅内放水烧开,把洗好的凤爪放在锅里烫一下捞出,切成花生米粒大小的颗粒,用盐腌二天,再用植物油将凤爪炸成微黄色捞出,待凉后用玻璃瓶装好盖紧。黎川擂茶中用凤爪做香料比较少,解放前只有地主老财及有钱人才会酥凤爪,一般平民百姓享用不起。现在人们富裕了,超市又有现成的凤爪卖,所以酥凤爪做香料的逐渐多了起来。

凤爪也称鸡脚、鸡爪等,多皮、筋、胶质大。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禽类,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年,鸡的种类有乌鸡、火鸡、野鸡等等。

凤爪的营养价值高,主要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胶原蛋白,多吃能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胶原蛋白含亲水性的天然保湿因子,而且三螺旋结构能强劲锁住水份,让皮肤时刻保持湿润、水嫩的状态,散发健康的光彩。

经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凤爪,能有效抑制高血压,同时还具有美容保健的作用。

7、酥骨子

骨子即猪的脊梁骨,又称龙骨。杀猪时将整条脊椎骨取下,用斧头敲碎后,切成花生大小的颗粒,用盐腌制两天,用油炸成微黄色捞出,用小盆装好,骨子一般两三天就能吃完,所以一般都不会用瓶子装。

猪,杂食类哺乳动物,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等家畜。

骨子,滋阴补肾、填补精髓,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

黎川人用骨子做香料汤擂茶,是人们自己家里养了大肥猪,杀猪后要烧杀猪茶。烧杀猪茶时,汤擂茶一定要用骨头汤,香料里一定要有骨子。现在养猪都是大型养殖场,人们自己家里养猪的很少,所以骨子做香料的比较少。

8、酥饭干娘

饭干娘,是八十年代以前,物资比较匮乏。人们把剩下来的米饭,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到快干时。用手把米饭揉散成一粒一粒,直到晒干,然后用植物油将饭干娘炸成黄色出锅。八十年代以前饭干娘成了黎川擂茶的主要香料,现在人们怀旧时,才酥饭干娘做香料。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预防
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ry/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