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的两年时间里,魏蜀吴三方势力经过几番冲杀后发现谁也不能单独灭掉谁,而且联盟也是一个游戏,大家随时翻脸,于是这两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大家注意自我发展吧,仗先不打了。
资治通鉴里唯一的皇帝曹丕,魏文帝也就开始注意自己内政建设,曹丕的心眼有点小,作为天子当有天大的肚量,但是曹丕现在却想着报复一个人,当皇帝要报复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很惨了。
这个人就是鲍勋,他哪里得罪文帝了呢?那还要从曹丕做太子的时候说起,“帝之为太子也,郭夫人弟有罪,魏郡四中都尉鲍勋治之;太子请,不能得,由是恨勋”。曹丕的小舅子犯罪,鲍勋严格执法,曹丕说情也不好使,这就结下了梁子,曹丕继位,“勋数直谏,帝益忿之”,也就是鲍勋干了魏征对李世民的事情,这本是好现象,但是曹丕恨鲍勋深入骨髓,文帝的肚量实在不怎么样。
鲍勋真是好人,也是一个好官,所以曹丕一直没抓到把柄,但是皇帝总会有办法的,终于让他等来了机会。当时一个地方官孙邕晋见文帝,出来后,顺路去鲍勋那里拜访;当时营垒尚未筑好,刚刚立下界标,孙邕没看清,就穿行了过去,没有走正路。在当时这相当于非严重违纪,而且标记也不清楚,总有理由么。不过军营令刘曜要追究孙邕,鲍勋很通情达理,认为营垒尚未建成,让刘曜不要多事,也就没有追究。
这个事被文帝知道了,心说你小子也有今天,我总算等来了机会,直接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抓起来交给廷尉治罪。”这根本不算大事,廷尉根据法律议定,“应处五年徒刑”,但是当时的三法司官员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三位官员连五年徒刑都觉得重了“依照律法,只应罚黄金二斤”,文帝曹丕发飙大骂三法司“勋无活分,而汝等欲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这句话骂的真是没素质了,把三法司和鲍勋一起骂成老鼠,而且丝毫不按照律法行事,这时候满朝的重臣们看不下去了,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曹操武皇帝,请求赦免鲍勋,文帝当然不听,一意孤行。
大臣们也真的是有风骨,廷尉高柔拒不服从文帝的诏命。我们知道后世中国官制改革,大臣的风骨一代不如一代,明清两朝皇帝的意思畅行无阻,谁敢说个不字?而在秦汉魏晋时期,竟然有抵抗皇帝不合理意志的官员,我们真要对这位高柔刮目相看。可惜,文帝已经疯了,他命人把高柔召至尚书台,然后不符合法律制度地绕过廷尉,直接派使者秉承他自己的旨意到廷尉监狱将鲍勋处死。我们知道当年汉文帝的马被人惊了,他也是抓住这个人送到廷尉张释之那里论罪,现在魏文帝居然绕过廷尉自己去杀人,这岂止是无视法律,简直是皇帝的悲哀。鲍勋处死之后,曹丕才放高柔回廷尉官府。这件事情绝对在当时是大风波,鲍勋就不该死,满朝重臣被忽视,廷尉被晾在一边,曹丕这个皇帝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如果说曹丕这件事还仅仅是丢人,接下来这件事简直是毫无人性了。这次是曾经数次就过曹操性命,魏国开国骨灰级元勋,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出事了。作为曹操的亲眷,他家中一直很富有,但做人很吝啬,文帝做太子时,曾向曹洪借用一百匹娟,曹洪心痛不借,曹丕这小心眼,恨曹洪咬牙切齿。有一次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太高兴了,也不问和曹洪有没有关系就将曹洪逮捕入狱,判处死刑。
大臣们都晕了,这叫什么事情啊?还有天理么?于是都为曹洪求情,曹丕就不赦免。太后知道当年曹洪的功劳,跑去骂曹丕“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当年曹洪(字子廉)不救曹操,咱们家能有今日?又对郭皇后说“皇帝今天处死曹洪,我明天就废掉你这个皇后!”于是,郭皇后也加入了求情大军,多次哭着为曹洪求情。众叛亲离中,曹丕也没有办法,但是曹洪虽免于一死,到底被免去官职,削去爵位和封地,曹丕心中的一口气才算出了。
对这位魏文帝曹丕,鲍勋和曹洪两件事以后,我已经无力吐槽,他真的是无耻。
曹丕也没有在历史上表演多长时间,他继位后皇后是郭夫人,但是最爱的还是和曹植关系不清不楚,有传世美文洛神赋留下的甄宓,甄宓是被曹丕赐死的,但是她的儿子曹睿一直是曹丕所喜爱。曹丕很聪明,把曹睿交给郭夫人抚养,郭皇后对曹睿也很好。但是曹睿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曹丕心理很介意他母亲的风流传言。曹睿这样就很尴尬,一直被别人当做太子可就是做不成太子,接下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一天,文帝和曹睿父子二人射猎,见到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文帝亲手射死了母鹿,要曹睿射那只小鹿,曹睿哭着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如此聪明的孩子,文帝当即放下弓箭,恻然心伤。其实这件事以后曹丕也坚定了曹睿继位的决定。
公元年5月,文帝病重,顺理成章的立曹睿为太子。5月16日,曹丕临终时托孤,托孤大臣是谁?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受命,辅佐太子曹睿主持政事。到了5月17日第二天,文帝曹丕去世。
对于魏文帝,想想他虚伪的表演坑了曹植,残忍的剥夺军权害了曹彰,到被立为太子时抱着人狂喜,再看看他对鲍勋和曹仁做的恶心事,我们就没什么再吐槽的了,再见吧魏文帝曹丕,我们该迎来后世的魏明帝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