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李渔迎来人生第一个大拐点,一只幼虎

皮肤病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912/7461259.html

明朝崇祯十四年(年),31岁的李渔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拐点。

李渔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从生活理念到创作理念,活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他曾在被誉为“中国八大名士奇书”的《闲情偶寄》里写道:“不佞半世操觚,不攘他人一字。”他说写了大半辈子文章,从不抄他人一个字。不抄袭、不堆砌、不拼凑,这是他对自己文章的一个宣言。词场如此,其它也是如此。如李渔给人设计园林,从不抄袭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个园林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夏李的伊园、南京芥子园、北京半亩园、杭州层园,每一个园林都不仅仅是园林,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伊园取之于“伊山”,位于伊山脚下,“为伊消得人憔悴”,包含着对母亲的怀念;芥子园取之于“芥子虽小能纳须弥”;半亩园取之于“半”之意,“浮生偷得半日闲”;层园为晚年所建,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也期盼自己与子子孙孙能“层层而上”。不仅从名字上的寓意,更是从园内设施上的构建上别具一格,各不相同。即使是一座房子的每扇窗户,都会有不同的尺幅,不同的窗格。这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李渔。

李渔之所以在人生中悟得“创新”二字,皆来自于这一年的汤溪之行。

在李渔的诗体日记记载中,记录过与许多官员的交往。如果说李渔是一个儒商,芥子园文化集团的总裁,那么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渔与官员的交往就是“政商”之间的交往。关于政商交往如今提倡“亲”“清”关系。其实在年前,李渔便做到了,他作为一个企业家,从来不用钱去贿赂官员,反而是官员常常送钱送物给他。记载最早的就是汤溪的县令瞿萱儒给他送了一只小老虎。

瞿萱儒,名鸣岐,四川人。崇祯十一年任金华通判,十三年升任金华同知。通判,为州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明朝期间为各府的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同知则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每府设一二人,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李渔在文中记载:“郡司马瞿公萱儒摄篆汤邑”,“摄篆”有代理官职之意。如此看来,矍萱儒从通判升作同知以后,第二年又兼任了汤溪县的县令,相当于金华副市长兼汤溪县县长。

这一年,李渔从金华回来,途经汤溪,顺便去看看新上任的瞿县令。恰好遇上当地山民捕获了两只幼虎,用笼子装着献给了县令当宠物。瞿县令见到李渔,当即送了一只给他。李渔也觉新奇之物,长这么大了也从来没见过老虎长什么样,况且还是幼虎,看上去像一只家猫,并无凶悍之貌,于是想带回去给家里人也长长见识。不料汤溪到夏李,不到五十里路,李渔带着幼虎,原本半天时间可以走到的路硬是走了三天。为什么?因为沿途每过一个村庄都被村民拦留,全村人轮流来看幼虎,都说从没看到过老虎,要来看看这新奇之物。看了还不够,还要拿了小羊小猪来,投到笼里去,看幼虎咬噬幼羊、幼猪,观其搏食、观其咆哮。别看他小小幼状,一声长哮,却可以声震屋宇,观者又惊又奇。到家之后,闻者百里,观者如潮,小小的家里简直就成了动物园。还有的富贵人家的小姐因为不能出阁观看而遗憾,便叫家人送邀请书来,请李渔带着幼虎前去巡展,这让李渔着实风光了一回。

由此,李渔感叹:“噫!一虎之微,只以但见其死,未见其生,遂致倾动一国,宝若凤麟。使人而虎者,炳蔚其文,震作其声,而又不为人所习见之事,则一鸣惊人,使天下贵贱老幼,以及妇人女子,咸以得见为幸,其得志称快又当何如?借物志感,作《活虎行》以自励。”李渔由此悟出为物为人的一个道理,凡新奇者必获人观,甚而一鸣惊人。在这个世上,要想出人头地,创新才是捷径。三十岁之前,李渔规规矩矩地活着,按照父母指定的道路行走,读书、娶妻、生女,无一出之例外。三十岁之后,李渔想自己走,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希望有虎之志、虎之威,故而写下《活虎行》以自励。

全文如下:

郡司马瞿公萱儒摄篆汤邑,予偶过从。时山民获二稚虎,槛而献之。公留其一,以一赠予。予即日携归,欲使家人各识其状。讵料汤溪至予家仅四十五里,行三日夜始至。盖以途间男妇聚观如堵,皆谓虎之活者从未经见,必欲一试咆哮,观之不足,复以羔羊、乳彘竞投,观其搏食。予苦纠缠,然彼众我寡,势不能拒,且有截予前路,使不得行者。才至此地,彼数里之前,早已聚族而待。况虎之啸声异于他兽,牛羊犬豕之属,闻者莫不震悚,甚至尿溺并遗。有声若此,虽欲掩藏,其可得乎?以是半日之途,淹于三昼夜。迨携至山居,百里内外之人无不就观异物。而富贵之家又以闺人不见为恨,走书固索,词极哀恳,咸以先见为荣,不得为辱。噫!一虎之微,只以但见其死,未见其生,遂致倾动一国,宝若凤麟。使人而虎者,炳蔚其文,震作其声,而又不为人所习见之事,则一鸣惊人,使天下贵贱老幼,以及妇人女子,咸以得见为幸,其得志称快又当何如?借物志感,作《活虎行》以自励。

婺郡山民善搏虎,岁献公堂不胜数。

官民习见忘其奇,虽有虎形无虎威。

今年三月得双兽,通国相传善生斗。

虽然牙爪未充满,食牛气已天生就。

使君得之召予观,威生飒飒秋风寒。

斗处既同狮子搏,伏时亦异蛟龙蟠。

一啸犬羊皆屏息,再鸣牛马同辛酸。

三吼尽褫群兽魄,屎遗溺下如飞湍。

豢以死肉不屑食,欲食生物屠心肝。

是畜投之若固有,天生此腹为衾棺。

只有搏人未经睹,请以身试谁能拚?

我叹狰狞不去口,主人谓予但饮酒。

猛兽不当持赠人,君既欲之我何有。

请留雌者畀以雄,须善畜兮勿相狃。

我欲持归示乡邻,乡邻未睹先途人。

所至道路尽充塞,三日不使通车轮。

归到茅斋观者至,物奇遂尔奇人事。

臣门如市不由官,户限踏穿非为字。

百里内外无遗民,壮老同观不遗稚。

所遗者谁曰妇人,恨不生为丈夫身。

神交气感成狮吼,不致生虎无相亲。

男儿纷纷向予乞,案头书犊日盈尺。

家住深山来远亲,不是知交亦相识。

人以为荣我独羞,身不能奇假奇物。

纵使凤凰栖我庭,麒麟驺虞产我宅,

彼自瑞兮何与吾,丈夫成名当自立。

人中有虎忌生翼,炳在文章威在德。

扬声四海同其喧,扪舌能令天下寂。

山川草木尽知己,妇人女子何足识。

君不见猛虎无才但有威,枭獍终为人所获。

肉将脯兮皮将裀,意气昂昂犹自得。

嗟哉!世间之人怜愚悯,

死之不暇何尚夸奇羡猛声啧啧!

李仁熟评:善医者牛溲马渤皆入药笼,善诗者屎遗溺下皆成锦句,化臭腐为神奇,功在点铁成金之上。

王安节评:此先生三十年前诗也。向于《龆龄集》中见之,乃今名满天下,妇人稚子莫不知有笠翁,非炳蔚文章所致欤!有志者事竟成,信然哉!

这一年,李渔还记录了其它的一些事,特将罗列于下,供诸位有兴趣的参考:

琴书难得面清江,羡子新开镜里窗。

才与名泉争第一,山同国士比无双。

瓜州月上添秋兴,京口云来冷夜航。

休养自知精锐足,笔锋伫看万人降。

注:韩国士,生平不详,为李渔顺治初的金华好友。

张敞画眉无几笔,不在眉间在眉侧。

眉间浓淡无可增,眉侧纤毫判斜直。

远山宜曲蛾眉弯,曲弯又忌形如环。

略带一分高下势,此势妙在有无间。

知君多才复年少,今赋《关雎》求窈窕。

若非真可画眉人,谁敢使之匹京兆。

因以此方先授君,此方自昔无传闻。

设身处地思张敞,知非信笔涂烟云。

嗟乎!女子容颜易妩媚,难得男儿诸好备。

羡君貌胜六郎花,何郎粉色输光腻。

此番相伴异常侣,一对神仙愁并举。

若将难易互相衡,不妒仙郎妒仙女。

双星昨夜合欢馀,次及人间七宝车。

乞尽天孙机上巧,曝完名士腹中书。

晴霞掩映屏开雀,秋水留连目比鱼。

人与镜台都是玉,仙郎得意竟何如?

广陵三月桃花秾,当垆之人面较红。

青帘不挂客常满,酒滓压尽糟皮空。

席中不饮自沉醉,囊里有钱亦解佩。

青钱一掷归乌有,杂佩留之亲妩媚。

惜乎涤器非相如,往来愤杀高阳徒。

若使文君不之拒,人人愿作酒家胡。

我羡美人无愠色,颜红命薄安其厄。

今古谁人得所天,请君一一为之述。

旗鼓文场二十年,岂应才博一青毡。

只缘亲老求封急,非为家贫食禄先。

苜蓿淡偏饶至味,生徒繁即有名贤。

庙堂破格需才久,肯使明经了郑玄。

注:阿咸谓指“侄儿”。晋侯为李渔族侄,《龙门李氏宗谱》载:“士选,字晋侯,号都峤,由岁贡,崇祯十四年三月选授湖州府安吉州儒学训导,于本年八月到任,十五年八月丁忧回籍,惟读书训子侄,课农治生。”训导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职卑薪少,多由岁贡担任。李士选当满一年,家中母亲去世,回乡丁忧守制,便没再去当过,课农余生。

欲知李渔后事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ls/5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