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外传(幽默小说)
文/张一欣
在我们“黄河大学”有一位“卡卡”,人人皆知,如果说在“黄大”还有人不认识校长尊容,但无人不知“卡卡”其人。
为什么?如有兴趣,容我慢谝。
“卡卡”年近五十,国字方脸,“广场”脑门,“底盘”极低,“冬瓜”体型,但忠厚善良,不苟言笑,实乃“开心果”一枚。
提起他,谁都会有一大把“卡卡”的逸闻趣事,他无论走到哪里,欢声笑语就如同开春的河水。
中国人还有姓“卡”的?
没有。“卡卡”本性卞,大名卞龙,网名“变色龙”以喻己本事多多。“卡卡”一名是好事者为其取之。人们明知故问,请教其卞字和卡字如何区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比划“卞”是......“卡”是......但人们仍旧“卡卡”“卡卡”叫个不停。
“卡卡”是哪科老师?
否,他是一名食堂管理员。当年他从事餐饮,是堂兄向导。不过“卡卡”聪明好学,干一行爱一行。自从这块“白萝卜”掉进咸菜缸,日夜浸润,早已成为“咸菜干”一块。
今年开学之际,食堂公开招聘,本是观众的他,看到他人厨艺展示,早已按耐不住,手痒至极,一下子跳进考场。三下五去二,一通煎炸炖炒,最拿手的三样“卡氏清炒”瞬间上桌,清爽可口,竟获“啧啧”声连片。主考官问:“厨龄几年?年龄多大?为何想来黄大?”如此厨才,不可不用。
“卡卡”如愿进入了厨房,就像红鬃马回归了大草原,更像“白蛟龙”重潜了黑龙潭。不仅“红案”“白案”样样拎得起,件件放得下。最可贵的是,他尊师睦友,风趣幽默,插料打诨,“荤”而不色,“黄”而不厌。卡氏风格自成一家。有些金句已成经典。简直就是人们工作劳累之余的一抹“清凉油”,不信您听:
“咳,听说咱校明年就退休的达康书记,刚刚被带走了,就在党风廉政建设宣讲台上”。
“真的?”众人愕然。
“卡卡”不动声色的“西瓜过熟就喽(坏)啦!”
“北极熊”和“白熊”新婚,他送喜联一对“初生牛犊牙齐整,此处青草从未啃”,横批:心满意足。
“海南岛”铆上了“九头鸟”天天灌蜂蜜,简直把“单身狗”们酸的成了“柠檬精”,可谓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他根本不是她的那盘菜。真的,仅仅一个月便偃旗息鼓了,人们不得不佩服“卡卡”这副“望远镜”。
表姐之子成婚,他跳上舞台,抢过话筒“新娘子,请猜谜一个,三秒钟,猜对了礼包一个!请听谜面:你婆婆是十二生肖中最温顺的那只,你公公是最觉得那头......?”话音刚落,新娘子脱口而出“驴”!
友人之子奉子成婚,他举杯祝贺:“才闻窗前喜鹊叫,又见堂前雏凤翔,恭喜恭喜,双喜临门呐!”
老邹嫁女,将近宴席尾声,“快撤桌椅板凳,腾场地,音乐,来!老伴!大秧歌扭起来!”“因为咱老百姓今儿个要高兴......”
呵,范进中举了,邹巴巴活了半辈子,今儿才放展豁了。
(精彩静待下集)
本期编辑:仲阁
据说转发文章
会给您带来好运哦!
作者简介张一欣:女,年生,山西省原平昊华公司(原平化肥厂)退休职工。
草根文化园caogenwenhuayuan
本平台属于公益平台(无稿费),致力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文学创作!
《草根文化园》,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