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李渔伊山别业建成,十便十宜诗乃为当

清朝顺治五年(年),李渔38岁,居于夏李,在伊山麓祖墓边开始构筑伊园。但伊园究竟建于何时,尚无确切定论。光绪《兰溪县志》卷八“伊山别业”条目载:“在太平乡伊山头,李渔建。”李渔在《伊园杂咏》中也写道“予初时别业也”,但无确切时间。据其《闲情偶寄》卷六之《夏季行乐之法》中说:“计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仅有三年”,在《十二楼》卷十二《闻过楼》中却说:“予生半百之年,也曾在深山之中做过十年宰相,所以极谙居乡之乐”。他这“山中宰相”到底做了三年还是十年,各说不一。据中国艺术院郑雷博士考证,伊园应该建于崇祯十七年(年)左右,而据著名李渔研究专家单锦珩考证建于顺治五年(年)。

这一年的春节他还去金华会了老朋友,重登八咏楼,感慨万千。

一年登眺数谁先,喧爆声中我着鞭。

老树经春都作态,浮云入暮亦成烟。

楼登玄畅偏怀古,酒载屠苏不用钱。

欲借秃毫书短句,避人道士已高眠。

这一年,伊园建成,心情大好,连续写下不少的诗篇,特别是其中的《十便》《十二宜》诗成经典。而其中《十二宜》仅见十首,究竟是本来就是十首还是遗失二首,皆不得而知。笔者大胆推测也可能是指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宜居,故称之十二宜,也未可知。李渔为文为人向有异端之举。此二十首诗在一百多年后传至日本,让两位画家如获至宝,根据意境画成20幅画,后并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倾囊购得,收藏至今,已成国宝。其详情可点击阅读。《惊艳!价值连城的日本国宝《十便十宜图》竟然取材于兰溪人李渔的诗歌意境,日本两位国宝级画家的珠连璧合让川端康成倾尽所有稿费买此画!》

其一

山麓新开一草堂,容身小屋及肩墙。

闲云护榻成高卧,静鸟依人学坐忘。

酒在邻家呼即至,果生当面看犹尝。

高朋若肯闲相踏,趁我苔痕未满廊。

熊元献评:声韵俱佳,不减子美草堂诸篇。

李仁熟评:身在画中。

其二

数椽恰好面清流,竟是寒江一钓舟。

蓬户无人常不闭,湘帘虽设却还钩。

窗虚受月浑三面,池小容鱼仅百头。

贫士买山徒费想,此身此外复何求。

其三

南轩向暖北轩凉,宜夏宜冬此一方。

栽遍竹梅风冷淡,浇肥蔬蕨饭家常。

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

诗债十年酬未始,拟从今日备奚囊。

熊元献评:眼前好语,却不经人道。

其四

三亩柴荆葺未完,莫教便作画图看。

晚林鹊少还添树,春水鱼多早办竿。

桑土渐肥蚕计决,秫田完税酒肠宽。

文成不必论工拙,遁世无人更索瘢。

其五

但作人间识字农,为才何必擅雕龙。

养鸡只为珍残粒,种桔非缘拟素封。

酒少更栽三亩秫,花多添饲一房蜂。

贫居不信堪舆改,依旧门前着好峰。

郑房季评:杜老“筑场怜穴蚁”都是俗人不肯道者。

予初时别业也

燕又堂

佳客不须速,青山自解招。

有时防客去,抽断路边桥。

停舸

海外有仙舟,风波不能险。

长停非逗留,碍却蓬莱浅。

宛转桥(“过桥分野色”唐人佳句也。)

桥从户外斜,影向波间浴。

野色不肯分,临分情委曲。

蟾影

半生空作蠹,食字饥如故。

移住月轮中,长为捣药兔。

宛在亭

剥啄声难到,家居浩淼间。

海中瘦蓬岛,江上小金山。

打果轩

从教屋上金,压着檐前瓦。

不肯饱馋童,客来时一打。

迂径

小山深复深,幽径折还折。

甘守本来迂,不学终南捷。

踏影廊

手捻数茎髭,足踏群花影。

错向月明中,呼童拾藻荇。

来泉灶

山厨无远汲,泉自渡危桥。

却笑颜回富,多予一个瓢。

吴修蟾评:自谑趣甚。

爱兰愁易萎,遍觅寿兰方,

妒尔生花笔,能留不死香。

家住万山曲,常来市肆间。

不阅世情冗,焉知道味闲。

杨西近评:似晋魏人语。盛唐高手蹈袭不得,何况后来!

伊园主人结庐山麓,杜门扫轨,弃世若遗。有客过而问之曰:“子离群索居,静则静矣,其如取给未便何?”主人对曰:“余受山水自然之利,享花鸟殷勤之奉,其便实多,未能悉数,子何云之左也!”客请其目,主人信口答之,不觉成韵。

王茂衍评:身染膏粱,不识畎亩何物。拾较晴量雨语作田园语者,那堪入眼。

吴修蟾评:辋川乎?桃源乎?豳风乎?合而成此十绝,置身其中,不啻羲皇、葛天矣。

李仁熟评:十首写尽山居之乐,令人神往。

耕便

山田十亩傍柴关,护绿全凭水一湾。

唱罢午鸡农就食,何劳妇子馌田间。

课农便

山窗四面总玲珑,绿野青畴一望中。

凭几课农农力尽,何曾妨却读书工。

钓便

不蓑不笠不乘舠,日坐东轩学钓鳌。

容欲相过常载酒,徐投香饵出轻鲦。

灌园便

筑成小圃近方塘,果易生成菜易长。

抱瓮太痴机太巧,从中酌取灌园方。

熊元献评:山林中经济语。

汲便

飞瀑山厨止隔墙,竹梢一片引流长。

旋烹佳茗供佳客,犹带源头石髓香。

郭房季评:不数中冷诸泉,幽事绝来倾听。

浣濯便

浣尘不用绕溪行,门里潺湲分外清。

非是幽人偏爱洁,沧浪引我濯冠缨。

樵便

臧婢秋来总不闲,拾枝扫叶满林间。

抛书往课樵青事,步出柴扉便是山。

防夜便

寒素人家冷落村,只凭泌水护衡门。

抽桥断却黄昏路,山犬高眠古树根。

尤展成云:读笠翁诗,每令人神游怀、葛,不独山居诸作为然也。

吟便

两扉无意对山开,不去寻诗诗自来。

莫怪囊悭题咏富,只因家住小蓬莱。

眺便

叱羊仙洞赤松山,一日双眸数往还。

犹自未穷千里兴,送云飞过括苍间。

顾赤方评:决在裴陆之上。

宜春

方塘未敢拟西湖,桃柳曾栽百十株。

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吴修蟾评:十便兼以十二宜,即之五车亦堪南面,况笠翁胸富万卷,笔扫千言,百城应退三舍。

宜夏

绕屋都将绿树遮,炎蒸不许到山家。

日长闲却羲皇枕,相对忘眠水上花。

宜秋

门外时时列锦屏,千林非复旧时青。

一从浇罢重阳酒,醉杀秋山便不醒。

宜冬

茂林宜夏更宜冬,御却寒威当折冲。

小筑近阳春信早,梅花十月案头供。

顾赤方评:奇观莫过此,杜诗“反照入江翻石璧”,只此老道过,今有笠翁。

宜晓

开窗放出隔宵云,近水楼台易得昕。

不向池中观日色,但从壁上看波纹。

宜晚

牧儿皈去钓翁休,画上无人分外幽。

对面好山才别去,当头明月又相留。

宜晴

水淡山浓瀑布寒,不须登眺自然宽。

谁将一幅王摩诘,晒向当门倩我看。

宜阴

烟雾濛濛莫展开,好诗凭着黑云催。

卷帘放却观天眼,多少奇峰作意来。

沈因伯评:家岳尝对予云:韵人讨便宜处,全在“人弃我取,风雨晦明”四字,我有其三,与人同者只一“明”字耳。观阴雨二诗可见。

宜雨

小涨新添欲吼滩,渔樵散云野蓑寒。

溪山多少空濛色,付与诗人独自看。

宜风

鸟皈芳树蝶过墙,花与邻花贸易香。

听罢松涛观水面,残红皱处又成章。

欲知李渔更多事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x/5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