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七男儿总炽昌

心理障碍阻碍白癜风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m/1107.html

背景:

  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年)正月初二,年已八十高龄的邵武和平黄氏大族祖峭山公,将21房子孙召集齐全,然后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数千年所积累的祖产——铜钱80万贯,金银余称,一并均分为21份,合令三妻位下共21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   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峭山公便对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18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须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   接着,峭山公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21套,分授21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黄氏峭公祠”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的享祠。黄峭作为晚唐五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创办书院,造福桑梓,培育人才,教育子孙不靠祖荫,自立自强、开拓创业的精神,至今犹具有现实意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峭于年被评为闽北十大历史名人,今其后裔遍布海内外,人口达千万之众。黄氏峭公祠对吸引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认祖,促进各地后裔的联谊活动,增强民族凝聚为,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联络海内外宗亲的纽带和桥梁。   解读黄氏认祖诗《三七男儿总炽昌》   骏马登程往异方,   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   晨昏须点祖前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   三七男儿总炽昌。   ——黄氏认祖诗《三七男儿总炽昌》   黄氏祖宗诗,是每个黄姓子孙必背的的认祖诗。很小的时候,家里长辈就开始教我们背诵,据说在以前,背会了祖宗诗,走遍天下,碰到黄氏宗亲,只要能背出认祖诗,都可得到热情的接待,在物质缺乏、生活无着的时代,几乎每一个黄家子孙都会背这首诗歌。会背这首诗,意味着生存多了一份保险。   小时候,我只懂得背诵,但从未体会过诗歌之中的意味。   当我再次听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养育我的家乡十五年,游荡了全国十几个省之后,最后定居广州。那一个寒夜,家乡的一位乡亲给我传来了一个潮剧唱段,而我想不到这个潮剧音频竟然是广东潮剧院著名旦角演员王少瑜所演唱的《三七男儿总炽昌》——黄氏认祖诗,该曲以诗歌最后一句作为曲名。   当唢呐响起,“骏马登程往异方”唱起的时候,似乎心有感应,蓦然感觉一阵离别的悲壮,儿时往事被勾起,泪水差点滑落下来。在悲壮的曲子之中,“我”仿佛跨上骏马准备前往他乡,演唱者王少瑜圆润的声音如在温声叮嘱,嘱咐离人宽心离家,他乡创业。此时此境,重温祖宗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祖宗诗是唐代黄家先祖峭山公送子外出创业时,亲自吟出的诗句。据记载,峭山公娶妻三房,这三房夫人共产下了二十一个儿子,当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之后,三房夫人各留长子服侍,其他十八子尽皆遣出开基创业。峭山公说:“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放眼天下!”他鼓励子孙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适应他乡新环境,鼓舞子孙,把黄氏族性的种子,传播全世界。这一番话,直到现在依然有道理。树挪死,人挪活。长期生活在一个狭隘的空间,思维也会闭塞,黄家先祖鼓励后辈儿孙要敢于离开故乡,前往他乡寻梦。   我根据自己的所知,下面为大家逐一来解读这首黄家认祖诗。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你们)骑着骏马要往他乡去创业了,将在那适合开基的地方立下家国的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时间一长,外面的世界就会成为我们熟悉的地方,陌生的他乡就会成为你们的故乡了。   “旦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点祖前香。”你们虽然远在他乡,但是不可忘记我对你们所说的话,早晨、傍晚都必须在祖宗灵前焚香祷告。   “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但愿天公保佑,二十一个孩子都能够繁荣昌盛。   通读全诗,胸怀不由为之一开阔。诗歌所彰显的开拓精神与潮人信奉的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正会赢”的创业精神基本吻合。也正如此,潮汕黄姓一脉在黄家氏族之中人数占着重要的分量,子孙遍布还内外,而且英才辈出。   我很喜欢黄氏先祖那句好一句“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放眼天下!”他勉励子孙后辈,对外开拓发展。   一向以来,对于家乡,作为游子,我向来有着自己的见解。当年那个时候,经常看三毛的书,非常羡慕她的流浪生活,年轻的我对外面的生活充满了渴求,曾在一篇文章中幼稚地写到:“流浪,有人把它看得无奈而悲凄。我觉得人一生一世,能到远方去走走,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们出生在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也就是我们的家,一味死板地认为只有自己出生的那个小窝才是自己的家,思想未免过于狭窄。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界线都是人为加上的。自从有了地球,这地球上的土地便无所谓你的,也无所谓我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的。世界上无所谓流浪,顶多是我们走远一点,去熟悉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已。”那时年少不更事,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丝毫没有半点所谓的背井离乡的伤感和辛酸。   在今天这个“飘浮”的世界,作为都市“漂”一族的我们,黄氏这首认祖诗对于我们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当我在当今时代感悟“此心安处是故乡”的时候,老祖宗在千年前告诉我们“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故乡在哪里?日久他乡即故乡!年7月23日於江西赣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j/5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