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我是曾庆康,现任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谈到扶贫故事,于我而言,与其说是扶贫故事,不如说是小康故事。我可以分享几个时间节点,聊聊我的扶贫故事,也是我的小康故事。 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三) 星期二 多云转阴 今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根据组织安排,我正式调任卫城镇工作。在任职大会上,我庄重地向卫城镇6.6万的父老乡亲承诺:卫城镇贫困的穷根不除,群众生活达不到小康,我誓不离开卫城。 ………… 四年多来,我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硬任务”,全力推动卫城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长足性进步、取得决定性成效。 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十一) 星期五 多云 “要修‘组组通’了,走了这么多年的泥巴路,终于动工了,以后再也不会‘懒得出远门’了。”几句话流露着老百姓盼着修路的激动之情。望着路口紧张工作的挖土机,听着老百姓朴实的言语,看着老百姓的真情表达,我打心底替他们高兴。 …… 作为清镇市农村公路“组组通”首批整镇推进试点乡镇,自年以来,卫城镇共计完成“组组通”72条,总里程数超过公里,相当于绕贵阳二环路两圈。此外,机耕道的修建也在全镇24个村全面推进,仅原国家级贫困村金旗村累计新建机耕道38条总计30余公里,总长度可以在卫城镇区到金旗村之间跑一个来回。
年以来,卫城镇还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四年达%。 “组组通”、机耕道、“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补短板、锻长项、查缺补漏、保障民生,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项项的工程,修的是致富小康的新路,更是通向百姓的“心”路。 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 星期三 阴 今天是第四个全国扶贫日,也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蒋婆,你还记得我吧?我来看你了。”这个被我唤作“蒋婆”的人,全名蒋义芬,家住卫城镇克乃村雷寨组,是我对口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有时间,我会到蒋婆家坐坐,对老人家嘘寒问暖,和老人家谈心聊天。 …… 四年来,不只是克乃村的蒋婆,金旗村的陈永贵、永乐村的施卫忠、公告村的郎文珍、栽江村的罗发书、麦巷村的杨昌沐、顺河村的何大祥……我走遍了全镇户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认识了这些百姓,摸清了他们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享受的帮扶政策。从愁吃愁穿到衣食无忧,从透风漏雨到新房新家,从常年务农到入企打工;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甚至到富裕,生活变了样,日子更甘甜。四年来,我见证了在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六) 星期二 阵雨 今天,公告村规划种植的亩元宝枫已基本种植完毕。下午,我和农业中心、扶贫站、农改统筹办的几位同事到公告村实地查看了新种植的元宝枫。 …… 公告村是国家级贫困村,也是我的帮扶联系村。年,通过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清镇市“枫、蔬、果、茶”四大重点农业产业发展蓝图的指导下,我不断支持公告村发展种植元宝枫,鼓励他们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养殖生猪。目前,公告村已引进种植元宝枫近亩;村集体合作社新建猪舍平;养殖的35头生猪已有8头处于怀孕期;还辐射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1人参与养殖。现在,村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先种元宝枫,实现脱贫梦;再养几只猪,走上小康路。”
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按照“一主线、四连线、一支线、三片区、两坝区”的总体布局,我们还引进了江田智联、贵州两山农林等龙头企业,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枫、蔬、果、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截至年11月,全镇共种植元宝枫近亩,建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亩,种植精品草莓亩,引进的黑羽乌骨鸡年出栏超1.2万羽。如今的卫城,枫蔬果畜遍地花,脱贫硕果满枝丫。 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十九)星期三 晴 上午10点左右,金旗村村支书周尚会走进我的办公室,说:“从10月14日到今天,村里待售的30万斤猕猴桃已经基本卖完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松了口气,悬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 金旗村是卫城镇的另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几年来,通过种植猕猴桃,这个村从贫困村蜕变成小康村。 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猕猴桃的市场售价未达到果农预期,较往年相比悬殊较大,造成部分果农持观望态度,不愿以市场价销售猕猴桃。 于是,在了解市场行情后,我们本着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团队销售的原则,着力解决销售渠道、价格保障等问题,利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以商招商、农户自销等方式,打通销售渠道,并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协会,建立多元化销售模式,以最大数量销售猕猴桃,尽最大努力确保果农增收。 经过三个星期的销售攻坚,截至11月4日,全镇年产的.3万斤猕猴桃全部售完,带动余户果农实现稳定增收超万元,确保了果农利益的最大化。 除了消费扶贫,卫城镇还利用各种方式扶贫。如,年,全镇建成总库容达立方米的产地预冷库2座,组织培训总人数达78人次的技能培训3次,建成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24个,在助农团团、清镇同城等电商平台上销售特色农产品、特色扶贫产品共计38种,特色民俗产品共5种。 走在小康路上,一路歌美花香;走在小康路上,一路幸福阳光。未来,我将继续守护一方百姓、服务一方百姓、造福一方百姓、惠及一方百姓,不断锤炼高强本领、磨炼脑力脚力,带领卫城镇6.6万老百姓在创造幸福的大道上快步前行。胖利柱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文福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