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大姚,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大姚县金碧镇涧水塘村,村民们正围在山坡上听大姚县佳农魔芋专业种植合作社技术员讲授“魔芋种植经”。
“理墒打塘后,把一代魔芋种斜放入宽20公分左右的塘里,再盖上一层腐殖土和含氮或含钾的肥料,盖土后再用松毛或稻草铺一层。”合作社技术员杨仕栋蹲在土地里一手放魔芋种一边朝村民讲解,热心解答村民们的疑惑。涧水塘村的魔芋种植大户李顺言去年种植魔芋3亩,商品魔芋出售2万元,留种魔芋价值在10万元。他尝到了小魔芋的“大魔力”,今年又准备种植9亩,在场就属他提的问题最多。“魔芋种入塘后为什么斜放?为什么不用浇水?”在得到了技术员满意的答复后,在场的村民纷纷积极性都很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李顺言很快在自己的魔芋种植田块里打塘、下种,村民们也都纷纷理墒、放种、施肥,种下一颗颗魔芋种子,土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大姚县金碧镇涧水塘村平均海拔米,年平均气温14.8度,独特的冷凉气候非常适合魔芋的种植。“去年我们村30户农户种植的50亩示范魔芋都有了好收成,小魔芋的发展有着“大魔力”。今年村里有联系了技术员为村民提供前期选种和技术支持服务,合作社承诺后期以6.5元的价格保底收购魔芋。”涧水塘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玉高介绍道,涧水塘村今年将发动40户群众种下了亩魔芋,力争在两年内达亩,全村许多贫困户在前期种植大户的鼓舞带领下,都纷纷购买了魔芋种种下,期盼有个好收成。
合作社技术员杨仕栋表示,目前魔芋市场前景一片向好,可出口做魔芋代餐粉、魔芋瘦身零食等新兴产品,合作社通过与农户和企业的合作,打通魔芋产销链,涧水塘村的亩魔芋预估可为村民增收万,将成为该村继花椒支柱产业后的一大产业。
涧水塘村只是大姚县小魔芋散发“大魔力”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大姚县年发展魔芋2.4万亩,年将继续加大种植力度,仅大姚昙华乡魔芋种植面积就从去年的亩增加到今年的亩。小魔芋的发展“大魔力”不仅给大姚县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也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云南网记者吕瑾通讯员王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