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纪录最美双洲百草园15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65492.html

我和双洲有个约定,花开的时候我就来看你。但今天去双洲,沅水浩浩荡荡,想起前天县政府开防汛会,五强溪泄洪一点二万。五强溪泄兮洪水陡涨,百草芬芳兮依然双洲!呵呵!只想起这么两句......

66蕺[jí]菜

蕺菜,三白草科蕺菜属草本植物。

别看它名字“文亸亸”的,其实就是我们居家常见常用的药菜植物,它又名汁儿根/折耳根/鱼腥草/猪鼻拱/臭菜等。现借用《湖南日报》一篇专家的文章予以分享。

《药食两用“汁儿根”》居住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同胞,在寻找食物以及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既可作菜食用又能治疗疾病的植物,如鸭脚板、野茼蒿、椿木尖、葛巴、酸板草以及本篇介绍的汁儿根。汁儿根,土家语名“尚岩席”,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株。由于有特殊鱼腥味,故又名鱼腥草。我国长江以南和华北、西北各地均有出产,春、夏、秋三季采收。性冷,味辣、淡,具有赶火退烧,败毒止咳,利尿消积,赶风止痉之功效。土家人将其广泛用于高烧不退、肺热咳喘、小儿惊风、尿路感染、痢疾、毒虫咬伤、疮疡肿毒等症,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汁儿根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细菌和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及止痛、止血、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组织再生等作用。除了在药物治疗方面作用突出外,汁儿根已成为土家餐桌上一道味道极佳的凉拌菜,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达到开胃醒脾、促进食欲之功,民间常用于口淡无味,纳谷不香。现介绍汁儿根几种常用的食用方法:凉拌将鲜汁儿根根部洗净,开水略烫,加入适量盐、酱油、米醋、椒面、椒油、姜末、葱汁、麻油等调味品即可。炖肉将汁耳根全株洗净与肉同炖,鲜香可口。煮粥将汁耳根水煎取汁煮粥,或待粥熟时下汁儿根适量稍煮即可,调味服食。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王洪

67空心莲子叶

空心莲子草,是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空心莲子草又名喜旱莲子草/革命草/水花生,在双洲是以野草的身份存在的,既不招人待见也无人观赏。因人们对他太熟悉,在此就不介绍其生物学形态了。

空心莲子草只所以叫革命草,暂没找到资料依据,“草根陶然”以为可能是生命力太强,此草水陆皆生,不怕太阳,锄掉后被太阳晒蔫,只要它接触土地,有可以扎根的地方,它又悄悄地长出小根来,向外扩张。有资料介绍,它之所以叫革命草,是因为与战争年代有关系,说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鬼子打到上海,把这种草带入中国,专门用来喂军马。如果因此而叫革命草的话,我看应该叫反革命草或日本草倒合适。但有的资料说,此草原产南美洲,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就有出现。

有资料说其嫩叶可食用,还说味道鲜美,也有资料说此草有毒,人畜皆不可食用。“年以来,湖南农科院个体户乳牛场和湖南农业大学乳牛场,用空心莲子草作青饲料给乳牛大量饲喂之后,乳牛出现以精神沉郁、食欲降低、腹泻和产奶量降低为特征的中毒表现。后来实验证实,空心莲子草有毒,不能食用。”但,空心莲子草可全草入药,10~11月采收植株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

年1月10日被国家列为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68鸭胆子

鸦胆子,苦木科鸦胆子属乔木。别看它怪样的名字,其实以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树,只记得桃源至龙潭/理公港至牛车河公路硬化前的沙子路,行道树就是鸭胆子,但我们那时叫苦李儿树。路两旁高高的苦李儿树,枝叶繁茂交叠,形成绿色的"隧道",路人车辆行进其中,别有一番景致。

在双洲公园,鸭胆子所见不多,零星散存,但见着它略显亲切。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可以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常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但百草皆毒,鸭胆子对肠胃道有刺激作用,凡脾胃虚弱者禁用。新浪博客有一个叫道之的,写了一篇《神奇的鸭胆子扁平疣的克星》文章,介绍了治扁平疣的方法:“挑破表皮,鸭胆子有些是空壳,有的大颗的捣出绿色的籽汁,我小心翼翼地敷在破皮的扁平疣上,用创膏贴固定好,过了两天,隐隐地有些疼痛,我揭掉创膏贴,只见扁平疣周围红肿,扁平疣腐烂的样子,再两天,忍着疼痛揭掉紫黑的疤壳,一个粉红的小坑,不几天便长出好肉,过了些日子,扁平疣的疤痕便不明显了,我以同样的方式消灭了其它的几颗。”

69楹树

楹树,豆科合欢属常绿乔木。楹树在双洲存量不多,也是以零落散生态存在。

此树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基部和叶轴上有腺体;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淡白色,密被黄褐色茸毛;花萼漏斗状,子房被黄褐色柔毛;荚果扁平,花期4~5月,种子7~9月成熟。此树属热带树种,喜高温多湿气侯。楹有药用、观赏、经济等多种价值。适为行道树及荫蔽树。木材褐色,色泽美,质柔软,耐朽力弱,可作家具,箱板等用;树皮含单宁。楹树以树皮入药,主治固涩止泻,收敛生肌。治肠炎,腹泻,痢疾:树皮0.5~1两,加白米2钱,炒至米焦黄,加水一碗半,煎取一碗服。治外伤出血:树皮研粉撒患处。疮疡溃烂久不收口:用树皮适量,水煎外洗,并有树皮研粉撒患处。须注意的是,楹树皮对豚鼠或人的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所含三萜皂甙于妊娠各期间给药均可引起动物流产。

70栀子花

栀子花又名栀子、黄栀子,属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

栀子花据说来自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佛经里谓之“薝[zhān]匐[fú]”。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木篇》记载有“陶真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薝匐花也。”但因花冠很像中国古代一种盛酒的工具“卮”,所以国人便叫它栀子花了。六出花瓣,是栀子花有别于群芳的独特形态,雪花也有六出的,因此栀子花也叫“夏雪”或“香雪“。双洲栀子花无成片栽植,呈“零落独放”状态。其花、叶、果皆美,其株枝叶繁茂,叶四季常绿,朵洁白美丽,素雅宜人,花芳香四溢,花期也相当长,其实是很美很惹人喜爱的一种花,她但因历代人文胡赠乱与胡涂乱写赋予它别样的俗意。网博上“无限轮回”写过一篇《读过这3首诗才明白,栀子花虽美,但不能随便用》的文章,不妨引用,以娱微友。以下是引用的原文:古人形容男女之间的忠贞爱情,往往用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双飞蝶等等来形容。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元好问的《摸鱼儿·问莲根》:双花脉脉妖相向,只是旧家儿女。而栀子花的含义,与以上相比,意思相近,但却不能乱用啊。说相近,首先,谈起“栀子”而字,与“执子”谐音,正是《诗经·邶风·击鼓》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次,栀子花洁白无暇,清香无比。再次,栀子花的花瓣同心而生,寓意“同心”。所以,古代对栀子花,浅一点的,用来赏心悦目,深情点的,表示真诚不渝。但是,人们却很少用栀子花来表示这个意思。因为……,请看下面3首栀子花诗。1.《离鸾》唐唐彦谦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离鸾别凤,比喻夫妻离散。这首诗大概是写离别的。其中的杨朱路,泛指歧路;王昌和宋玉,都是古代的美男子。听闻离别的女子思念故乡,估计是怨恨丈夫长得太丑,所以想着嫁给王昌那样的美男子。在路上分道扬镳已经三年多了,现在总想隔墙观看路上的男子。自己身体生病,聚少离多,最终分手,虽然痛苦,也没有办法。只有在庭前种下栀子树,希望能够像栀子花花瓣一样,找到志同道合的一位才女为伴。谢娘,就是“咏絮才”谢道韫,后来泛指才女。2.《光宅寺诗》南梁刘令娴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从诗中来看,两人在长殿相遇,突然好像世界全都寂静下来。像极了有情人一见钟情的场景吧。无来由的、不自觉地,摘下两片栀子树的叶子互赠,因为栀子花是同心的,通过栀子能够体会到相互的关心。看上去,这首诗写恋人之间的爱情,非常美好。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的。作者刘令娴,是南梁大臣徐悱的妻子。一开始,两个人如胶似漆,吟诗作对,相得益彰。但徐悱常年在外奔波,而且两人结婚时间不长,徐悱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如花似玉的妻子。因为当时南梁颇重佛教,所以当时人们都尊崇僧人。一天,刘令娴到光宅寺去游玩,其间看到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僧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所以,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含义嘛,估计你懂的。3.《比红儿诗》唐罗虬栀子同心浥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红儿,是指唐代一位绝色官妓,名叫杜红儿。作者罗虬,有文采,但行为放荡无拘。一次,他遇到了官妓杜红儿,为之倾倒。意欲聘她为妾。不料遭到了人家的严词拒绝。罗虬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做别人,也就生一下气罢了。结果,这位老兄,气不过。不管怎样,洒家也是有点儿名气的,就这样被你一个小小的官妓给拒绝了,以后还怎么混。于是,第二天,这家伙拿了一把刀,竟然跑去把这位美女给杀了。被抓以后,这家伙也非常后悔。写了首《比红儿诗》,用古代绝色美女与之相比较,来称赞杜红儿的风姿。这是其中的一首,用栀子花来指代同心相知。罗虬本来就等死了,后来遇到了大赦,才保住了一条小命。所以,栀子花虽然有表达永结同心的含义,但是,却不要轻易的使用,因为不是离别、出轨就是狎妓。所以,偶尔“闲看中庭栀子花”也罢,偶尔闻闻“一庭栀子香”也罢,提起栀子花,只赏花香,莫谈感情就好。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j/5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