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五婶娘

五婶娘

文/伍月

丝瓜秧儿爬上了屋檐,咯咯叫的母鸡跳上了树杈儿,我的五婶娘家就住在村东头的老榆树下。

花猫蹲在门口洗脸儿,鸭子关在笼子里无聊的打架,阳光百无聊赖的晃眼,我娘领着我去五婶娘家串门子。

门房门大开着,三间土房门大开着,五伯和三姐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腾腾的蒸汽儿由屋内飘到屋外,飘上房顶乱窜,缭绕着那一朵朵嫩黄色的丝瓜花。

三姐亲热地叫:老婶来了,快进屋进屋……我娘出去玩了,一会儿就到家。

快要到吃饭时间了,夹着小烟儿、一路咯咯笑的五婶娘回来啦,短短的小脖儿梳着帽缨子,瘦瘦的小腿儿穿着瘦腿裤,爽朗的笑声好魔性,一张嘴嘴里还十分土豪地闪烁着几颗大金牙,一进屋便是一顿哈哈:“那什么,我刚蒸完馒头出去了一小会儿,她老婶就来啦!?”这时腰快虾成九十度的五伯掀开了锅盖儿,馒头碱过了都成黄色的了,五婶娘白了白眼睛一脸嫌弃地说:“你看看,这就是她五伯揣的碱……”三姐往浅子上捡,馒头形状大小不一,开花裂瓣的样子不太好看,五婶娘的小脸蛋此时微微泛红:“那什么,这是她三姐揉的面!”馒头火大有点沾屉布了,五婶娘结结巴巴:“他五伯烧的火!”我心里不由得暗自疑惑:“您老这一锅馒头蒸的……这半天,都干嘛啦?”

五伯和三姐都不吭气,一边忙碌一边静静地,聆听着五婶娘那有节奏地摇晃着小脑袋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那声音悦耳动听,像风儿摇过的铃铛……

我这可爱的五婶娘,是父亲最不待见的一个嫂子,父亲总觉得他五哥这一辈子被这女人熊得可是不轻,看五婶娘时都会偷偷地白着他那本来就很大的眼睛。

会抽烟儿、会赌博、能吹牛、不爱干活的女人,在这个小村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更是这个村庄里一些会过日子“正经人家”的反面教材。人们只要到了一起,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搬弄人家的是非,譬如说我妈,她就不止一次唾沫横飞地对我讲:在咱们村里,哪块地最荒,哪块地就是你五婶娘家的……你婶娘,没事儿就会给闺女们找婆家,你看看谁家有权有势,她一准就会把闺女说给人家……

每当时候我就会在心里乐,感觉这个五婶娘好有趣啊。我那时对婶娘一家人很有好感,那不仅是因为婶娘家的三位姐姐在那个大黄牙横行的地区都拥有一口漂亮的小白牙,还因为婶娘家的姐姐在那个不太重视女孩子教育的年代里都有文化。

五婶娘家有四个孩子,上面是三个姐姐,最小的是小弟,大姐端庄大气,二姐温婉秀丽,三姐勤劳温柔。三个姐姐里,只有三姐早早辍学去工厂打工了,婶娘虽然感觉三姐的硬件措施有些差强人意,但她也没有妄自菲薄,前面说婶娘会攀高枝儿,其实这大字不识几筐的家庭妇女在这里运用了曾国藩的联姻之道,此举具有大智慧的,只不过婶娘这次失算了,把三医院院长的儿子,于是,那个在镇里的大街上横行的欺男霸女中的一个就成了我的三姐夫。

五伯后腰上长了骨刺,所以一年到头虾着腰,病不太严重的那些年在砖厂跑业务供子女上学,为小儿子盖起了四间砖房,房子还没来得及套,病就严重了,他连路都走不了了更跑不来业务了。这时五伯家经济来源出现了大问题。还好,有两位姐姐的帮衬,这里为什么说俩位,因为三姐姐在婆家没有地位,帮衬不了娘家。

届时我已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店,呆在我们小村的时间少了。时常看到三姐姐那院长婆婆,如一只骄傲的公鸡气定神闲、仰首阔别地在小镇上缓慢独行,可以想到三姐姐的日子会如何难受了。

小弟考上大学那年五伯的病更重了,五婶娘做出了一个轰动全村的举动,为小弟贷款上大学,她的这个决定不但惊动了全村,让他们茶余饭后讲究了若干年,也惊动了远在二里地之外的三姐家。三姐夫一家气坏了老腰,气得吐血,估计三姐夫再浑也不敢去比他还浑的他老丈母娘那里去说吧?估计他在家里骂三姐之后还不过瘾吧?他居然跑到我的店里骂,他骂这一个家族没有一个好饼,其实在我心里认为这个家族里的人还都行,他骂那个老丈母娘就是一个不过日子的老败家,他家是倒了大霉遇上这样的丢脸亲家。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他骂他那“虎比”小舅子,自己的爹都成什么样了还上特么什么学,还不赶快下来打工赚钱养家?……那一刻我真想跳去抽他几个大嘴巴,但是我不敢,更不敢回家去传话。

就这样,大姐帮衬家里,二姐给弟弟出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九七年小弟已经实习在t市买电脑了,我去找他买电脑,他业务熟练的为我们介绍组装,一人帮老板支撑店面,厉害得不行不行的,这让我终于放心下来,因为三姐夫的这个小舅子,一点都不“虎比”智商一等一的绝对没有问题。

后来五伯去世了,我回家有时问,婶娘还打牌吗?我妈立刻坚定的回答:“牛照吹,烟照抽,牌照打……前俩天家里没燃气了,你大姐给了一百块钱换气,你猜猜怎样?”“耍钱输了吗?”

“对呀,输了,第二天又管你大姐要钱换气,你大姐问我昨个不是给你换气钱了吗!”“是呀,婶娘怎么回答的……”

“人家不用回答,拍手打掌的一顿哭一顿臭骂,哎呀我供你们成大学生,花你点钱你还要问你娘啊!弄得你大姐没法,又得给钱又得哄。”

这样脾气的婶娘如何受人待见,他的儿媳妇就是死活看不上她,他们在城市里买了楼房,婶娘就一个人住在老家。

后来婶娘也去世了,家人打开五伯的棺盖与婶娘髌骨,发现五伯的胸口中蒲草盘成了一大朵花。大家都说五伯家的弟会很发达,事实确实如此,现在在那个小村里来说,小弟是在外发展得最好的。

五婶娘用她一生养大的四个子女,为我们解释了读书的重要性,也在她的四个儿女中,让我们了解到了文化的差异就是地位的差异,就是胸怀的差异,就是一切一切的差异。

尽管,五婶娘的一生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小村里争议很大,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她懂得教育上的投资,她是个懂得舍弃芝麻去捡最大的西瓜的女人,是个一辈子都活得自在潇洒的女人……是一位最伟大,最有远见的母亲。

本期编辑:仲阁

草根文化园caogenwenhuayuan

本平台属于公益平台(无稿费),致力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文学创作!

《草根文化园》,百姓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baicaoasb.com/scgj/5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